论审计工作的十个关系
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基本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恩格斯曾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说明,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是事物的客观本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没有联系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又都是世界整体这个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和网结。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是否认事物本身。
任何一个事物的联系,按马克思主义的看法,都包括内外两个向度,也就是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所谓内部联系,是指任何事物本身都是由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些不同的部分和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谓外部联系,是指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本身外部的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这些不同的事物之间也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确立事物本身整体性的观念,进行事物内部的改革,又要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确立对其他事物的开放性观念,做到内外兼顾,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内外联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这又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从动态中来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做到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二、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也包括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我国国家审计走过三十年历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动态、历史、发展的原则,立足于中国国情,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这也正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要求。从最初的会计账目审查,维护财经纪律,到财政监督,成为推动民主法治的工具,到发挥国家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再到今天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推动国家良治,国家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遵从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始终服从国家治理的目标。譬如我国社保审计从前几年的项目少、资金小、审计成果不显著发展到如今成为受社会关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审计项目,正是随着我国近年社保事业迅猛发展而发展的,是立足于实际审计需求而产生的推动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通过其职能的发挥确保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与国家治理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国家治理全局性、整体性功能的发挥决定着国家审计免疫功能发挥的方向和程度,而其整体功能的形成也离不开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国家审计功能对国家治理具有特殊作用和不可或缺性。而同时国家审计则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由每个具体项目实践来完成的,如近两年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就是要服务于“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推动国家治理结构良性发展。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等观点,正确处理审计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
审计监督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财经法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方法贯穿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去,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审计工作具有科学指导作用的一种体现,又是审计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审计工作要取得很好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它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处理好各种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要坚持以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每个审计人员要具有大局意识,要树立服从全局、服务大局的观念;其次,要把握局部,做好每一个方面的工作,要知道,所谓全局,就是由一个个局部、一个个方面、一个个部分有机构成的。每个人、每个部分的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整体的贡献。通过大局观的确立,逐步形成个人服从集体、小集体服从大集体、大集体服从全局的良好风气。
(二)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个人与集体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把握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审计工作中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我们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统一的,集体利益建立在众多的个人利益基础之上,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又重视维护和发展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包含在集体利益之中,通过集体的发展来实现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又通过个人积极性的发挥来推动集体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群众路线是我党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其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是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根本方法。当前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切实转变党风政风、恢复我党光荣传统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的“延安整风”,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审计机关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机构,坚持群众观点,善于运用群众路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上级与下级、党员与非党员、领导与群众等各方面的关系,坚决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审计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四)正确处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和发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路线,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前进的具体体现,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注重顶层设计,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以人为本,从发展是硬道理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思想武器的指导性。
具体到我们审计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特别是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充实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做到学用结合,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作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审计工作之中。第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找出我们的不足,完善和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之中。
(五)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监督与服务,是审计的两大职能。监督与服务,从字面理解,似乎是矛盾的,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也是审计监督中有机联系的两个方面,两者互相结合,构成了审计这一个整体事物。
审计工作首要的或者基本的职能是监督。离开了这个职能,就失去了审计工作的意义。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作为专司综合经济监督的部门,实施审计监督,维护财经法纪,这是基本职能。同时,服务也是审计工作应有之意。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要注意在监督与服务、监督与帮助、监督与关怀、监督与提高中履行好审计职责职能。
审计服务寓于监督之中,监督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审计工作目的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这种特殊的服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审计可以起到威慑作用。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发现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跑、冒、滴、漏”问题,尽其所能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严肃财经法纪,加强管理,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审计监督揭露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第三,要充分发挥审计的保护功能,当好“经济卫士”。要从审计工作的特殊功能出发,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通过开展审计及早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源头上消除腐败,减少经济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初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审计署提炼总结了三大职能,“审计的监督职能、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李克强总理去年在审计署调研时对审计工作又提出更高的定位和要求,他讲到,审计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是公共资金的“守卫者”,是反腐败的“利剑”,是权力运行的“紧箍咒”。这些讲话精神都和审计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两相结合,相得益彰。
(六)正确处理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的关系
我们在制定审计方案中,一般会强调要全面审计和突出重点,应该说这也是符合审计工作的总目标的。全面审计和突出重点,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全面审计要保证审计的覆盖面,不能有盲区,不能有死角。但是在这个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抓好审计重点。重点审计是工作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审计工作任务很重、很辛苦,必须要突出重点,抓重点项目,抓重要环节,抓关键时点,抓重点内容,审计一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全面审计突出了对一个事物的整体性要求,而突出重点则体现了解决矛盾必须抓好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七)正确处理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关系
质量和效率,就像一对双胞胎,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各行各业都是应当确保的两个方面。对审计部门而言,质量是审计的生命,是审计的灵魂,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屏障,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根本。只有确保审计质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提高工作效率,决不能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审计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依法审计”的原则,将抓好审计工作质量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中随之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在抓质量、提效率中积极引导审计人员实施依法审计、科学审计、文明审计。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交流和学习,加强对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运用和提高,在遵循国家审计准则,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有机统一。
(八)正确处理审计规范与审计创新的关系
规范与创新,一个是基本要求,一个是更高要求,是一个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审计监督作为一种执法行为,理应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规范审计是对审计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规范审计,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杜绝审计质量事故的发生。但只有规范的审计,而没有开拓创新,审计就没有发展,就不能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反过来,没有规范审计为基础,开拓创新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开展规范化审计,确保程序合法、证据合法、结论合法。另一方面还要在审计思路、审计手段、审计方法、审计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这好比开车,两个车轮都动起来了,汽车才能向前进。2012年,太原市审计局在社保审计中,全面采用数据比对方法,通过从不同部门获取外部数据进行比对和对相似的审计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等多种手段,查处了1000多人骗取社保资金等重大违规问题,就是创新推动审计工作结硕果的很好例证。
(九)正确处理各类型审计之间的关系
审计有多种分类法,按照审计的内容划分,一般分为: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财政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协调好各种审计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年,各级审计机关在做好各项审计任务的协调配合,尤其在经济责任审计与各项审计工作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等方式方法,注重整合审计人力、信息和成果等各方面资源,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与整个审计工作成为有机的整体,形成可协调、有效率的机制。事实证明,搞好经济责任审计与各项审计工作的结合,是化解审计人力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矛盾的好方法。几个项目同时进行,可以有效整合有限的审计力量,节约审计成本,可以达到一次进点、多项审计、多项成果共享的目的;可以提高任中审计的比重;可以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无论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只要安排得当,就可以实现各类型审计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十)正确处理律人与律己的关系
可以说,正确处理好律人与律己的关系,才能奠定依法审计的基础。审计工作的对象都是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法规,特别是执行国家财经政策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审计工作是律人的。审计这个律人工作能不能做好,与审计人员律己也很有关系。打铁还得自身硬。审计干部必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廉政意识。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素质,才能够不违规、不犯错。为此要强化内部监督,规范审计行为,规范程序,建章立制,用机制、用制度、用程序来约束审计人员行为,对违反审计工作纪律、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从严查处,这样才能挺直腰杆,依法审计。
四、结论
弹指一挥间,新中国的审计工作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几乎妇孺皆知,审计的发展历史也雄辩地说明,审计工作既要把握内在的各种联系,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也要正确处理外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够充分实现审计各项功能的发挥。这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这一基本原理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恰当选择。在当前新的时代条件下,在审计工作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开拓创新,正确处理审计工作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够不辱使命,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审计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