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净化政治生态的实践与思考
一、政治生态的内涵和评价要素
“政治生态”是习近平在2014年6月30日时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此后他又在多个场合谈到“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是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以及在此政治环境下养成的政治习性,同时也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用人导向、干部作风、社会风气、干部状态、问责力度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态好坏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政治生态的评价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人用人是否“正”。健全完善的选人用人制度,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充分发挥,干部动议提名、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方面的规范程序。
(二)作风建设是否“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群众反响较好,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三)基层党建是否“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全面彰显,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和严肃,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
(四)惩贪治腐是否“硬”。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屑腐”的体制机制逐步得到实现。
(五)廉政文化是否“浓”。廉政文化建设效果明显,政治品格、诚信体系、勤廉文化同步发展。
二、我县优化政治生态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学习教育这个“压舱石”,营造遵规守纪的环境。县委全委会推出“135”学习活动:“1”是每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全体县委委员集中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知识,以“廉政党课”开启全年的各项工作;“3”是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三个严禁”:严禁同城吃请,严禁工作日中餐饮酒,严禁带彩打牌。“5”是倡导四大家领导要学习争做“干事创业的表率、团结共事的表率、遵纪守法的表率、敢于担当的表率、勤于学习的表率”。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党内法规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教学课程和党员教育培训之中。开展了“学条例守准则,严纪律促发展”电视访谈,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辅导600多场次。通过学习讨论、宣传宣讲、抽查测试、督查问责等多种形式,做到《准则》《条例》学习教育全覆盖、无遗漏。从思想教育入手,组织全县1276个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了“原原本本认真学、领导干部示范学、专家辅导系统学、选树典型对标学、典型案例剖析学、干部夜校点题学、集中研讨交流学、回顾历史现场学、突击考试督促学”,做到了学习计划、学习对象、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资料、学习形式、学习效果等“七个落实”。
(二)用好执纪问责这个“撒手锏”,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县委坚持力度统一、主责主抓,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旗帜鲜明地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制定实施《两个责任实施意见》《两个责任问责实施办法》,以签字背书、述责述廉、“一案双查”等举措推进落实。开展挺纪在前示范点建设,推行宣传教育、立规约束、提醒防范、抓早抓小、惩戒问责“五个在先”。推行派出纪工委“坐班制”,对联系单位进行全方位、“零距离”监督。开展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财政、税务、公安、人社等13个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对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车、滥发津补贴奖金福利、“带彩”娱乐等11个作风建设重点问题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先后开展了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持有会员卡、违规使用办公用房、违规建私房和多占住房、违规经商办企业、党政机关违规新建楼堂馆所、机关食堂和培训中心违规公款消费、财务违规报销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效果明显。
(三)把 好选 人用人这个“ 指挥棒 ”,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坚持“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导向,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选优配强了县乡领导班子,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突出“重基层、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强调基层工作经历,注重干事实绩,共有8名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长转任乡镇党委书记,提拨8名乡镇副职担任乡镇长,选拔12名“三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提拔重用23名中层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让乡镇干部看到了希望;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上,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做法,从县直单位选拔了7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乡镇担任党委副书记。2016年,县委共调整干部14批次,调整405人次,共提拔重用干部142人,平级调整149人,免职114人,树立了“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预防在先、教育在先、防范在先,印发《“五类责任主体”清单》,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多次观看《镜鉴》,广泛印发《严肃换届纪律提醒卡》,寄发了一封《换届风气监督警示告诫信》《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提醒函》,督促各级党组织围绕严肃换届纪律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把换届风气监督、严肃换届纪律作为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通过痕迹化纪实管理、“五个一票”审查、廉政审查等方式,严防“带病提名”和“带病提拔”。积极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对17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组织提醒谈话;对违规进人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改,1名单位负责人被免职并调离工作岗位,2人被免去现任职务,清退违规进入3人,解除劳动关系并取消编制3人,改作临聘人员管理4人,撤销调动手续1人。在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中,共计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28名。
(四)聚焦延伸拓展这个“助推器”,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围绕建筑工程领域、森林资源保护、社会中介领域突出违规问题、县乡政务服务“四风”问题、农村基层“小官巨腐”问题、基层违反群众纪律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强农惠农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先后开展专项治理26个,追缴违规资金3400多万元,纪律处分37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开展“大数据”监督检查,入户查实问题线索4353条。收缴违规资金100多万元,立案查处43件,纪律处分41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今年开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全县413个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违规以及集体“三资”民主管理及乱收费4个方面28项问题进行交叉清理、督促检查。截至5月底,已立案32件,问责57人。注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县纪委自制警示片《忏悔录》5部、微电影1部,用身边案例警示党员干部知止守戒。举行廉政文艺巡回演出、组织“勤廉人物”推选宣讲、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和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营造了崇廉尚洁、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
(五)抓实制度建设这个“防火墙”,营造从严从紧的环境。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罗田县党员干部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日常行为、生活作风方面“十二个不准”;制定了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宴席的规定,严禁党员干部操办和参与亲属范围以外的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乔迁新居、庆祝生日、升学留学、参军就业等宴席,狠刹了大操大办借机敛财问题。制定了《关于严肃纪律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暂行规定》,有效解决了“为官不为”问题。出台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六条意见”明查暗访工作方案》《作风建设重点问题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和《从严治党问题线索移交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巡查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印发了《加强和完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以管人、管权、管钱、管事等为重点,在九资河镇、县教育局、县人社局等17个单位开展示范点建设,严格对照“六大纪律”,按照“权力—岗位—人—风险—防控”的思路,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点环节的防控管理,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三、对优化政治生态的对策建议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合力推进:
(一)落实责任是关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贯彻的监督检查,落实党委全面监督,党委工作部门的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监督。强化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
(二)思想教育是重点。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着力解决理论武装弱化、学而不信、学而不用、学而不化的问题。同时要大力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的学习和反思,对标先进找差距,剖析反面典型找问题,从先进中汲取营养,从反面中汲取教训,在思想上筑牢崇廉拒腐的“高压线”。
(三)制度建设是根本。建立健全廉洁从政风险防控体系,标本兼治、挺纪在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行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三清单”机制,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过程、责任,做到有责可依、追责有据。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增强制度执行力,严查制度执行不力的典型。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单追责。对管党治党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中失职失责,“四风”和腐败问题频发,选人用人失察、任用干部连续出现问题等进行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