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策跟踪审计的浅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48号)要求“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着力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反映好的做法、经验和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这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下简称政策跟踪审计)的源头依据,与预算、收支、经责、投资、环境资源等审计相比,更具时效性、抽象性、过程性和绩效性等特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审计类别,也有别于绩效审计。
政策性跟踪审计是国家化解政策传递时滞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和部门理解研究不透彻、安排部署不专业、拍脑袋和被围猎等矛盾,及时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政策的手段之一,也是政府系统自身检视讲看齐见行动的一方面,政策性强,政治性强。有的地方称之为“稳增长审计”是不准确的。
但政策跟踪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审计依据上讲,政策跟踪审计突破了审“财”的法定职责,属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48号)交办的事务。在操作层面上讲,缺少必要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一线审计人员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出台背景和过程完全陌生,甚至文件都没被公开或者传阅到,信息严重不对称,审计风险较大。从审计力量上讲,审计人员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社会管理知识不足,难以做到心中有丘壑。从认识上讲,有的审计机关对跟踪审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因自身理解不透而内心抵触者有之。从部署安排上讲,自上级审计机关部署审计要点到审计结果上报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没有工作要点指导和审计培训,没有审计征求意见的10天时间,但审计涉及范围广内容深,在没有统筹安排力量的情况下,靠汇总材料,是难以保证跟踪审计工作质量的。
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前提是做好理论研究,完善审计准则。政策跟踪审计内容包括履职尽责情况,也包括违法违纪事项,包括项目和资金资产资源使用情况,也包括抽象的政策规定研究认证、传递和展开过程,既不是对一个单位的审计,也不是对一个项目或事项的审计,审计内容丰富、广泛。政策跟踪审计作为跟踪审计的延伸和财务审计的拓展和创新,尤其需要在为什么审计、为谁审计、谁来审计、怎么审计等方面做好理论研究,完善法律规范和操作规程,方能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求审计人员突破财务和工程的专业惯性思维,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学习社会管理知识。过渡期内也可探索与政府督查室、财政监督局、主管单位监督机构等联合行动,以弥补自身政策理论知识缺陷。审计人员可以从多角度审视审计事项,借鉴并听取其政策意见,但审计判断要保持独立性。统一行动,即减轻了被审计单位的负担,也利于得出高水平的审计结论。
其三要提高审计组层次,多角度了解信息。一般审计可以直接调取某个期间或某个事项财务和业务数据,但政策跟踪审计首先要了解地方政府是已分解和安排任务,还是正在讨论论证,再其次是已落实项目和安排资金,还是在计划之中。对于正在研究和制定的政策措施,基于保密需要,讨论和征求意见范围很窄,非分管人员、相关内设机构也不一定知情,这就需要提升审计组的层次,便于与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层充分沟通,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资源,克服政策跟踪审计来不及征求意见的不足,以提高审计效果,避免发表有缺陷的审计意见。
其四应当应充分调查了解,制订审计实施方案。不管多抽象的政策都有其政策目标,作为审计机关,是监督政策措施及时有效地落地并实现政策目标,不至于使政策飘在空中,落在半路。审计人员应当清楚地方政府和部门政策措施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了解区域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了解地方政府落实政策措施的背景和过程,了解政府任务分解文件或任务安排批件。尤其在政务信息公开不够,文件传达面过窄的情况下,全方位了解政策及其项目和资金情况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审计机关日常安排专人调查搜集,并制订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重点,方可起到审计建设性作用。
其五,审计方法要灵活,审计力量要统筹。监督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审计工作就必须要走完这一公里。审计人员需要勤跑部门搜集资料,多跑工地查看实情,多走群众了解真相。短时间大范围的审计工作,需要创新审计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享历年相关项目审计结论,共创审计成果。对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事项,可以多小组对多部门同时开展,也可多小组从政策认证出台、任务分解、项目落实、资金拨付、绩效体现等分阶段开展,可以随机抽样、可以判断调样,可以与企业座谈了解收费审批和服务事项,倒查行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是否适当,也可以按照行政部门的履职行为方向,顺查找其不作为、乱作为的事项。科学统筹的安排,可以为征求意见赢得时间。
最后,审计之后亟待严格问责。政策从点到面的贯彻过程中,涉及前期规划、专家认证、具体措施提出、任务分解和人员安排以及资金筹集、管理、分配和绩效等方面。也可能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过错、损失、失效等情况,管理漏洞和营私舞弊行为也会导致政策目标难以达到。政策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当认定责任主体,从决策、执行层面谨慎界定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直接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责任。严格整改和问责,以确保审计监督有效,确保政策措施实现政策目标。
总之,审计机关应充分认识到政策跟踪审计的重要性,认真安排,精心部署,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对政策措施在展开落实到项目和资金上的及时性、效益性、效果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监督政策传递过程不走样、措施方法合法有效,从而监督相关单位、部门正确的贯彻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有效,服务社会造福,不辜负国家对审计部门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