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路径研究
随着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在各大卫视热播,官场百态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全民热议的浪潮久久不能平息。其中发人深省的除了“116事件”的林林总总,光明区区长孙连成不作为、不担当的慵懒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锤出击下,我们的反腐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培养“敢为、能为、有为”的党员干部应提到新的高度,作为城镇建设的领头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廉”是底线,“勤”才是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扬拼搏赶超的精神,朝气蓬勃、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一、干事创业是改革前行的不竭动力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改革进取的深水区,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极腐败等问题更加尖锐的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书记曾提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群体,其办事能力、形象等等,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如果不能保证党员干部积极的干事创业状态,懒政滥政现象盛行,那么党和政府将无法准确把握、分析形式,与时俱进,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无法掌握主动权,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直至失去民心。因而大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增强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广大党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的紧迫感,抓住机遇,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和政绩观,大力促进、引导自身的干事创业,促进社会发展。
二、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因素
洞悉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不足的原因,既有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谨小慎微等内因,也有外在激励不足、考核机制形式化等外因,究其根本,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部分干部思想和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从而导致“不会做”。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机关事务的处理也日益体制机制化、运行手段现代化。不少干部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比较习惯依靠个人的直接体验与领悟来做事,其思维方式和工作路径还是老套路,对于经济社会的各种新变化,并没有真正地从理性的层面去认识和领会,看不到这些转变所带来的各种新挑战,没有及时更新认识,提高运用计算机手段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由于原来所熟悉的工作套路和方法不管用了或不能用了,他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二)部分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谨小慎微导致“不敢做”。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国反腐败斗争力度强、持续时间久,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与此同时,也给不少官员带来了思想“包袱”,不少官员在旧的政治生态下,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吃请,被动收送礼品,这部分官员的思想负担比较重,不愿意再去积极干事创业,担心万一出点什么事情,会把自己之前的那些问题暴露出来,得不偿失。还有一部分官员面对“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治红线,谨小慎微,认为自己不求政治仕途的再发展,“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熬资历,等退休。
(三)部分干部不满于“吃大锅饭”,对晋升、薪酬体系不满导致“不想做”。
“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策略,既揭露出很多位高权重的高级党政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问题,也抓到了很多官位不高、但社会危害不小的底层小吏,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刮骨疗毒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但是,这些案件和问题的揭露和一些社会媒体的不当渲染,也使得整体舆论环境对各级党政官员不利,伤害了绝大多数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党政官员的薪酬体系很不合理,基本工资非常低,可变的绩效部分比例非常高,很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由于级别较低,收入与其具备的能力和付出很不相称,无法满足高房价下社会带来的压力,公务员考核体系、晋升手段、薪酬体系的合理化、正常化过程仍然比较迟缓,导致在较长时间内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这也大大影响了很多党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建议
广大党员干部是服务群众的中流砥柱,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看法,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良好的执政基础。
(一)建立精神激励,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潜力
1.荣誉激励。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党员干部也不例外,荣誉激励可以使他们心理得到满足,激发其不断取得成绩和进步;也可以对其他人产生感召力,激发整个团队比、学、赶、超的动力,从而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一方面荣誉激励要保证公平公正,防止“抓阄”“轮庄”“以官论级法”等现象;另一方面,荣誉激励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公开宣传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树立为榜样、进行经验介绍、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激励,让得奖者受到众人的敬佩,他的家人也因此感到光荣。
2.情感激励。情感激励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激励手段,主要是通过组织或领导对干部个体的情感关注来激发内在动力。一是要尊重和信任干部。尊重的满足可以使人产生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力量,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信任是一种最高的奖赏,上级对下级有多信任,下级就能发挥多少主观能动性。二是要关心和支持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被领导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于他们在事业、感情、生活、家庭、心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保护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提高自在本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
1.增强党性修养,培育工作使命感。想干事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只有时时刻刻保持着一种想干事的良好状态,才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干事创业上来,才会有提高干事创业本领的愿望和要求,把各项工作都干好。全体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锤炼党性,向“陈岩石”老先生学习,胸怀百姓,心系责任,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上进的势头,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
2.增强专业培训,打造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根据工作需求,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培训,要打破只选派年轻人参加学习的旧模式,消除“老资格”因为年纪大而放松工作要求的老思想,充分调动起每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各级党员干部都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头脑,取长补短,学习专业知识,学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决策问题的能力、组织指挥的能力和协调配合的能力。
(三)完善容错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1.稳妥解决历史问题,卸下包袱轻装前进。在各级党政机关中,很多手握大大小小权力的官员可能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个别情况外,大部分问题都是在过去党风政纪不够严明的时期发生的,有其特定的历史中国反腐败斗争仍在继续进行,也许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卸包袱的过程。对于很多官员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犯下的各种错误进行清理和甄别,对于问题不是特别严重,本人也充分认识的情况可以既往不咎。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清除腐败的进度,同时,也可以使不少存在各种问题的官员卸掉包袱,轻装前进。
2.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进改革前行。各级党政机关应遵循严格区分、教育为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四个原则,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不能机械地使用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旧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要把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四)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1.创新领导干部选拔方式。要破除旧的选人用人观念,把“伯乐相马”变成“赛场赛马”,把“无过便是功”变成“无功即是过”,彻底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牢固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观念,做到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通过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做到用人导向正确,领导干部人岗相适,进一步推进民主的选任方式,规范初始提名权,同时积极探索开通干部自荐渠道,鼓励“学有专长、用非所长”的领导干部大胆自荐、积极竞争;在制定决策上要积极推行无记名投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2.突出领导干部选拔的重点。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选人用人标准,注重选拔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品行好作风正的人、有闯劲敢负责的人、有特长能攻坚的人、不张扬能吃苦的人、民意好有公认的人,真正把领导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要以物质奖励为基础、以精神鼓励为导向,大力倡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引导干部想干事、会干事,着力打造一支能战斗、能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