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描绘了构建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宏伟蓝图,为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道路。以税收征管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推进征管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实现外部纳税遵从风险分级可控、内部主观努力程度量化可考的现代税收征管方式,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税收风险管理成为了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推进,各级地方税务部门的征管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管理的税种呈现出碎片式特征,地方税收征管风险在不断加大,地税工作对“xx三”数据和第三方涉税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地税征管的难度不断加大,税收风险管理被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亟待拓展相应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
目前,风险管理还处于一个逐步探索实践的阶段,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以大企业管理和千户集团风险管理及上级税务部门推送的风险数据应对为主,风险管理部门职责的发挥比较单一,税收风险管理仍分散于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风险管理模式,税收风险管理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建议:
一是广泛培育风险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加强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明确人才培养、学习培训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知识讲座,重点学习掌握“xx三”系统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岗责配置、风险推送与应对等业务知识,针对风险管理人员开展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应对水平,提升税收风险管理员的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信息平台利用。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平台,利用xx税三期工程决策支持2包(风险管理系统)开展税收风险识别、排序、任务下发、应对和考核监督,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促进转变征收管理方式改革目标的落实。强化数据共享,明确国地税双方开展信息交换的具体工作流程、交换方式以及后续反馈机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及时获取国税征收的增值税信息,与地税附征的地方税费进行比对,将潜在风险推送税源管理部门进行应对,并将地税对风险事项核查和应对结果向国税反馈,有效提升数据利用质量。
三是进一步扩展数据来源。建立有效的外部部门配合、协作机制,扩大“大数据”管理范围,完善第三方信息及涉税情报交换、共享机制,积极运用发改、财政、国土、环保、房管等部门提供的第三方信息,通过搜集、采集征管基础数据和第三方涉税信息,确定税收风险指标,建立税收风险监控指标体系。从数据来源、内容、格式、口径、质量、应用等多方面实施数据治理,建立标准、规范、充分、完备的数据库。不断拓宽数据来源、丰富数据内容、规范数据格式、统一数据口径、提高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利用,有效发挥税收数据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和非正常户管理等方面,探索制定涵盖税收征管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不同行业按照顶层风险规划、集中风险分析识别与风险等级评定、分级风险应对、过程监控与评价反馈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闭环式风险管理,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降低执法风险。
五是建立以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任务推送机制,把风险管理部门作为数据的整合利用推送和监督中心。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把所有涉税业务全部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畴,配套完善对应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对不同纳税人实行差异化、递进式管理。把风险管理部门作为全局风险任务的中心,扎实做好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和任务推送,根据风险种类和级别,将低风险任务推送给办税服务厅进行纳税辅导、风险提醒或提示,将中等风险任务推送给各管理分局进行风险应对、核查或纳税评估,将高风险中涉嫌偷逃骗税的推送给稽查部门进行稽查,涉及机关内部的风险推送给监察或督查内审部门进行执法监察、监督。风险任务完成后,对照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及时跟进绩效评价,按月下发考核通报,形成较为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
六是以重点税源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促进组织收入工作。通过以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为突破口,统筹分析识别,找准风险点。不同时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加强中、高级别风险任务应对,对重要风险采取重点突破,对可能存在的其它涉税问题实施全面评估和检查,提升效率,使税收风险管理成为促进税收增长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