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一段时期以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地园区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为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地方政府强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笔者参与了工业倍增园区建设的跟踪审计,并以**区为例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归纳,期望能对今后的园区建设有所帮助,对审计同仁进行工业园区审计时有所参考。
一、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的工业倍增示范园区位于**区东部,因武钢厂区分割成四个子园区,其道路、电力、天然气、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极差,一部分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为驻区大企业自身需要配套而建,自成封闭体系,大部分独立于城市公共配套之外,基础配套水平与中心城区的标准差距较大。另一部分园区为原区划调整的城中村,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几乎为零。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区拟在两年完成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亿元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建设目标,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44.0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仓储)用地面积11.75平方公里。
**区工业园区通过规模性、系统性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标准,项目进驻园区,产业集聚园区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16年底,园区共引进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116.44亿元,园区建设取得的成绩不容否认。同时,由于前期缺乏充分的研究论证,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也不甚理想,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成本过高。园区大量土地需通过城中村改造方式取得,拆迁成本达到80-100余万元/亩,部分拆迁密集地块土地成本高达170余万元/亩。按照国家现行的土地出让政策,不能低于成本地价供地的要求,一般工业企业无法承受;而且区内可用的连片大宗工业地块少,难以吸引到大企业大项目。由于园区用地紧靠武钢,环境质量不佳,制约了一部分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新型工业项目和产业落户**开发区。
(二)招商引进的项目质量不高。一方面招商引资进展不如人意。由于园区缺乏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能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上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引进的项目多数还处于协议、签约阶段,落地项目少。截至2013年底,引进的19个项目仅有5个动工建设,且均未形成产值和税收。另一方面引进的项目质量不高。从其提供的资料分析,园区缺少发展潜力大、效益显著或明显有利于促进园区开发建设、辐射或带动作用大的项目。
(三)人员配备与单位职能存在差距。**开发区管委会主要承担园区征地拆迁、土地整理开发、园区建设管理、项目招商以及原北湖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每一项工作专业性都很强,在工业倍增发展“大投入、快建设”的背景下,专业人员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受编制限制等原因,某些关键岗位如财务、工程管理等多为临时聘用人员,不利于工作的规范有效推进。
(四)园区未能真正实现公司化运作。**开发区管委会于2012年5月份成立****工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但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司仍然被行政运作模式束缚了手脚;建设项目都要靠财政投入或财政兜底来完成,区财力已显得捉襟见肘,开发区短期又不能形成有效的财政收入,政府包揽园区建设的方式难以为继。
三、完善园区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严格执行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灵活运用国家多种土地利用政策,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总指标,逐年增强土地储备能力,保障工业用地供应。推进建设用地精细化管理,细化各类工业项目的准入条件,明确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系数等规划条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落实产业发展规划,着眼长远,放眼全局,变“招商引资”为“选商选资”,引进占地少、技术含量高、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促进园区土地高效使用。同时严格土地“审、批、征、供、用、效、评”等全过程监管,对批而不征、征而不供、供而不用、用而不足等用地行为作出相应处理,确保土地资源有效供应。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工业新城功能
工业园区既是经济增长的承载空间,又是城市发展的靓丽名片。筑巢才能引凤,巢引凤,凤选巢。在周边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工业的竞争中,唯有加快建设功能齐备的产业新城,才能在此轮“再工业化”中脱颖而出。
一方面按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保安全、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总体要求,加快园区开发建设速度。遵循园区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园区给水、排水、电力、道路、供气、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划分园区功能区域,实现开发一片、投产一片、见效一片的园区开发效果。
另一方面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破解制约园区建设速度的难题。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与工业倍增计划同步,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适应。加快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信贷为支撑,以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渠道全方位的园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创新建设模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高水平的工业地产开发商,参入园区建设;采取BT、BOT、PPP建设模式,缓解园区建设资金不足压力。
(三)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园区发展土地是基础,设施是条件,项目是核心。园区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一大批高效成长的工业企业,必须大力引进高端工业项目,聚集产业消化园区已开发用地,实现园区滚动开发滚动发展最大效益。
一是准确定位,按需求选商。结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自身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园区产业,合理确定招商方向;从园区经济产业基础的内生发展要求出发,按产业链和企业配套寻找项目;细化需求研发市场,强化项目策划开发,精心项目包装推介,有针对性的选商引资。同时积极推进引导企业由投入型向创新型转变,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实行“零地增资”招商,积极鼓励服务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二是完善环境,以特色引资。改进招商手段,变政策吸引为环境吸引。打造园区软硬环境,健全园区公共配套设施,保障园区能源充足供应,提供园区一流行政服务,使现代化工业园区成为更多企业的主动选择;整合招商网络,共享各园区国内外招商代办点,节约招商投入,最大化实现招商整体效益;改进招商宣传,变局部宣传为全局宣传,制作统一的工业倍增园招商影视片,突出产业布局、各园区特色、区域资源优势和招商需求,创建推广品牌园区,提升园区知名度,实现环境引资。
三是广募人才,提升招商水平。人才是园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素质的招商队伍是招商成果的有力保障。随着工业倍增园区三年建设开发任务的逐步完成,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日显突出和重要,急需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通、勤奋敬业的招商团队,大力引进、培育熟悉国际招商惯例,熟练掌握谈判技巧的专业招商人才充实招商智囊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