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理念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05

和谐社会的理念

什么是和谐社会?很多人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当前,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所谓“执中至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儒家的社会伦理思想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这就是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虽然这里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差异性,有差异性的统一谓之“和”,无差异性的统一谓之“同”。也就是说,君子善于协调、统一各种不同的分歧意见,达成新的共识。而小人则不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分歧,只会对不同的意见加以排斥,将相同的意见简单累加。”和”的实质是“包容”,“同”的实质是“排斥”。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众多的和谐社会模式,而尤以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最具代表性。《礼记•礼运》里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所呈现的是一派安定祥和的气象,人人相亲相爱,没有压迫,没有战争。

  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认为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自然的法则主宰人世间的一切,所以人要敬畏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道”的功能和作用“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道”既然是自然界的变化法则、规律,那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之事。而在儒家的孔子那里,尽管“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论语•公冶长》)但他又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意思是说,要治理好天下,必须效法天道。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并试图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中确立起一个道德本体,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天人是相通的,而这个相通又是在存心、养性与修身等意义上的“天人合德”(天人皆有德)。“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在《易传》中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原文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为什么“天”与“人”能够“合一”呢?就是因为“天”与“人”之间有“合其德”的关系。这种“天人合德”关系包括了四种相合关系:与天地同德,厚德载物;与日月同辉,普照一切;与四时同律,井然有序;与鬼神同心,毫无偏私。这实际是将“大人”的个人品格及其高尚行为作了全面概括,只有具备这四种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孟子将这种“天人合德”的思想加以发扬光大,他进一步阐述道:“天之道”与“人之道”是有诚相通、相互感动的,主张“乐天”、“畏天”。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并提出“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孟子•梁惠王下》)的以德治国主张,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以“德”为桥梁,将天人、物我连接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近而把德通过天人合德关系从个人品格修养拓展到治国理念与实践上来,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

  古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还进一步表现为爱护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生态伦理观。《周易》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用的“三驱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比》卦九五爻辞说“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意即:最明显的比附措施是用“三驱之法”,放走前面的野兽,使周围的邑民百姓没有戒备之心,这样才是吉利的。什么叫“三驱之法”呢?《周义正义》解释说:“凡三驱之礼,禽向己者则舍之,背己者则射之,故失其前禽也。”这样可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不枯竭。孟子则进一步将这种生态伦理观发挥为“王道之始”。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上升到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安危的高度。

  修身养性——人与自我的和谐

  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强调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强调由道德学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的和谐。孔子认为人只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在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方面,孔子特别讲究“允中”、“执中”。所谓“中”,是说凡事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就是“执中”。关于中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一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子夏却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吧?孔子说:“过犹不及”。可见,在孔子看来,“中”就是既“无过”,也无“不及”。同时,孔子又认为,作为衡量标准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必须灵活运用。在从政上,“邦有道,则行;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在行为上,他主张中行“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认为中行是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在待人接物上,他主张“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温不厉…‥恭而安”(《论语•述而》)在审美判断上,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达到人的身心和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老子还强调修身养性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克服自身的弱点、坚持力行、人总要有精神等“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老子•第三十三章》)庄子则在《大宗师》中为人们描绘出“真人”的精神境界,鼓励人们去学习效仿,以求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直宜而莫知其极。”

  推己及人——人与人的和谐

  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维系由家庭伦理开始。尤其是儒家思想,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份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十分强调孝的作用“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家庭伦理可以自然延伸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悌是兄弟间的关爱,可以横向延伸为朋友间的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中的慈,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只要家庭伦理能够维系,社会伦理就能够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和谐融洽。所以人人都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关于忠恕之道的涵义,《论语•魏灵公》篇有:“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可知,“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篇又有:“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即是“推己及人”,自己欲有所成立、发达,亦使别人有所成立、发达。《论语•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句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反省自己为别人打算是否做到了推己及人。因此“忠”即是“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同表达,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


相关话题/热点学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