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第2页
整之中,人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人在饥饿时,只有一种烦恼,吃饱以后,便会生出无数的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中国正处于这样一种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在不断解决发展中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理想的境界,而人自身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实现着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这是文学艺术倍受需要并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生机勃发的中国社会,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不竭的源泉。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日趋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人们也明显地感到,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繁荣中显得庞杂,发展中有点浮躁。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相比,文学艺术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文化现象固然复杂,但对于现实生活的隔膜,对于普通百姓情感的疏远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不能不说是当前一些作品缺少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当前文化反思中,邓小平二十年前语重心长的教诲,再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感受时代脉搏,体察民意人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良知,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给奋斗着的人民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精神文明得到重视,思想道德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在不断进步,但伦理道德层面的文化失根、传统断层现象依然严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伦理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它的实质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约束和调节。这种约束和调节主要通过法律和道德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学最为发达。传统伦理通过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梳理、归纳,形成了“忠、孝、节、义”等基本范畴,并以十分完备的礼仪、规范来保证,同时,通过文化的载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渗透,代代传承。目前,关于道德教育的研讨很热烈,一些同志总感觉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这当中原因固然复杂,忽视传承、忽视文化载体、教育形式单一,以及频繁变动的“要求”太多,持之以恒的“规范”太少,无疑是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同时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善良、正义及表达方式。其优秀传统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有新意。比如抗日战争期间,国难当头,无数母亲,其中包括一字不识的劳动妇女,毅然送子参战,当她们以“忠孝不能两全”相勉时,人们感受到的绝无丝毫的封建道德,而是一种洋溢时代精神的民族大义。对于民族的伦理道德,正确的方针应该是批判继承,而以往的文化批判,往往因缺乏科学分析而失之偏颇。长期以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于传统的批判,达到了全面摧毁的程度。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步入开放时代的,步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导致当前伦理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传统犹如血脉,应该更新,但不可以割断。党的十六大在论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时,强调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真是切中要害,振聋发聩。十六大后,党中央颁布实施了全民道德教育纲要,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加强。此项工作,关乎民族未来,绝非权宜之计,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坚定了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但价值体系的重建,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信仰,包括从宇宙观到人生观、价值观一系列基本概念,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与其他要素构成复杂的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以及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社会各种思想文化实行有效的整合、凝聚和引导。信仰及其价值观是人的精神支柱。我们曾经把理想与现实、信仰和政策混为一谈,犯过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毛病。我们党纠正了错误,把迈向远大目标的脚步放在了现实的土地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鼓舞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坚定了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应该看到,科学的理想、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普遍确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内心有正确价值观的支撑,远处有科学的理想之光的照耀,现实生活才变得有意义。人需要现实的鼓舞,同时又执著于终极关怀,这就是文化的使命。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伟大工程正在实施,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但从实际工作来看,如何把理想与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抓好以科学信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其中,包括科学信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有机联系,从而实现信仰与现实的互动,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结合;包括科学信仰如何与大众的人生及常人、常理、常情相融合,真正成为多数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等等,均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要特别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渗透到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族素质的提高、科学信仰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文化过程,需要立足现实,面向长远,坚持不懈,方能奏效。
(二)
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文化形态,它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人民展示了光明幸福的现实前景,也为实现最高理想指明了现实的途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应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方向是以明确的目标为前提的。没有目标,无所谓方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这两个目标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文化的社会目标和育人目标科学地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应以此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广泛地展开,深入地推进。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人身心的和谐,一直是人类的憧憬。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由于阶级、历史的局限,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愿望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梦想。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对抗作了最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建立起人类社会进步趋势的充分信念。马恩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的科学论断,也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和谐是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的。和谐是一个相对的、发展中的概念。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和工作的重点,也为实现美好社会的最高理想指明了现实的途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环节展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造福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伟大历程,也是一个充满艰辛探索和顽强奋斗的历程。中国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民族的亲和与凝聚作用。
文化要承担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必须坚持重在建设,努力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党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是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依据。本世纪的头20年,对于我国来说,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党中央对于这一历史阶段的形势和国家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第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承上启下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二,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第三,这一发展阶段有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充满挑战,存在着诸多需要特别注意把握和处理的矛盾和问题。第四,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实现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统一,是胜利完成这一阶段历史任务的战略抉择。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根本目的。强调文化重在建设,符合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也是鉴于历史上重于批判、疏于建设的教训。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强调重在建设,有利于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规划和实施,全面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法规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业务建设。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强调重在建设,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也有利于启发、激励社会成员从我做起,增强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
文化创新,核心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促进文化思想的与时俱进,关键是文化体制及机制的创新,主体是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十六大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并明确提出构建文化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
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文化创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新的积累和结晶,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括几千年来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包括新文化运动形成的爱国、科学、民主的传统和党领导下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传统,这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创新的坚实基础。同时,应该看到,中国文化赖以生长、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代文化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文化创新的核心,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扎根民族的土壤,面向现代化的实际,在文化思想方面坚持与时俱进。文化体制的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中央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通过试点,目前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明确,这就是以繁荣发展为中心,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加强以维护公民文化权益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加强以培育市场主体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是,革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对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文化思想和文化体制的创新,将会有力地促进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文化体制改革是十六大确定的重要任务。认真总结前一段的改革实践,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文化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文化安全问题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在其文化发展中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文化安全包括在文化发展战略之中。国家安全,归根到底有赖于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必须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增强民族自信心。信心源自历史,更源于现实。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和挫折,始终未曾中断,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熔铸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把握我们的发展目标,坚持我们的发展道路,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是确保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的根本之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竞争,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这种竞争大量是在信息的“自由传播”中进行;二是文化竞争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目前,我国上网用户已经逾亿,可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的中文信息极其有限,文化贸易也存在较大的逆差。应大力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应特别重视以网络软件为重点的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抢占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制高点。应注重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逐步形成具有民族文化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集团,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以堂堂正正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坦诚地面对世界,争取更加广泛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国家关系独立是基础,平等是前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博采众长,同时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熔铸万物,发展壮大自己。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锋芒,对于弘扬先进文化,提倡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杜绝反动腐朽文化,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文化繁荣的必备条件。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管理。我们信守有关的国际承诺,同时,对于违反我国法律的反动、腐朽文化,坚决予以抵制。要坚持不懈地打击盗版、走私犯罪活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民族文化的创造力。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