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处置对策
文章标题: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处置对策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处置对策
群体性事件是指因各种社会矛盾引起的,人们为了满足某些利益而临时聚集在一起,共同偏离或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干扰社会秩序、侵害国家、集体或个人利益、违反社会规范。影响社会安定的过激行为,主要包括集体上访,游行示威,械斗哄抢,毁坏公私财物,罢工罢课,围攻殴打公务执行人员,破坏生产或干扰办公秩序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处理不好,党政机关同人民群众之间、农村干群之间、企业单位领导同职工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会一触即发,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类事件暴露得更加突发。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辖43个乡(镇),人口97万,经济以农业为主。据统计:仅20xx年度,该县就发生一定规模的群体性事件25起,较20xx年度的15起上升了67。事件的规模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乃至上千人,参加人数累计超过五千人,较20xx年度的二千余人上升了150。在这些事件中,企业工人和城镇居民引发的11起,三千余人次;农民引发的14起,二千余人次。其数量之的多、涉及的群众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已成为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类事件发生以后,由于参与人数较多,各种成份并存,且影响大,因此,处理时难度较大。如果处理得当,措施得力,可化干戈为玉帛;如果处置不当,就会给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人拟就通过对近年来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以寻求相应的处置对策。
一、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来看,除了具有以往类似事件的群体性、突发性,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外,新时期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闹事的目的具有确定性:
参加群体性闹事的人虽然各不相同,单个多样,但是他们“走到一起来了”。利同者集,利异者离。他们能够“走到一起”,就是因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闹事者之所以要邀约众多的人参加闹事,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他们既定的目的。因此,不论是操纵者还是一般成员,当聚集成群体时,就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主观意图。当前,总的来看,绝大多数闹事事件都是直接或间接因经济利益而引发的,因政治等其它原因引起的较少。其中,直接因自然资源权属纠纷以及为争夺眼前经济利益,职工经济收入减少等引起的较多。一些企业职工把企业经营不善,经济发生困难全怪罪于企业领导人,常常找其“算帐”,进行围攻,谩骂和殴打,社会上有些人对改革、开放的政策不理解,妨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事件不断发生,有的参与人数较多,形成群体性闹事事件。如20xx年12月11日,××乡一农妇因逃避计划生育而上吊自杀,其家人纠集了60余人,为了发泄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满。公然将尸体抬到乡政府内闹事,声称是乡政府把人逼死了的,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二)闹事的参与对象具有广泛性:
群体性闹事行为,一旦发生,就会牵涉到许多人,其成员是多方面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操纵者、组织者、策划者,也有骨干和一般成员。其组织、煽动及闹事的骨干成员中,有的是被调整下来的基层干部,有的是游手好闲之徒,有的是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过或系“两劳”回归人员,还有的是仇视党和政府的不法分子,其中掺杂着个别反动非法宗教组织的骨干分子,一旦发生闹事事件,他们混迹于群众中间,蛊惑人心、煽风点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如20xx年8月28日,××镇××居委50余人以县中队石坎垮了影响通行为由,到县委集体上访。在这50余人当中,老人和妇女就占了60,而跟着起哄,凑热闹的也占总数的30,真真与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只占了20。
(三)闹事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社会矛盾,作用于不同的当事人头上,会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同时选择不同的时机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有的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如集体上访,集体请愿等;在我县20xx年发生的这25起事件中,这种情况占总数的42,共11起。有的既用和平方式又以暴力方式相补充或者相互渗透。此类情况共发生了10起,占总数的40,而有的则采用野蛮、暴力的方式,冲击政府和有关部门及部门,并围攻有关人员。如20xx年11月20日,××镇××村一社农民70余人,以该社一社员的车祸事故,派出所处理歪了为名,围攻并冲击派出所,在当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四)闹事的时机具有选择性: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发生的地点不同。其行为的社会压力也不尽相同。闹事者所希望的是有较大的压力。他们一般都带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认为所找的领导级别越高越容易解决问题。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