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05

地方立法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第2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坚持地方特色,坚持走群众路线。当前,要着力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做到立法选项的准确性。为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省委第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地方立法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准确科学地确定立法项目的重要性更加显现。要解决立法选项的准确性问题,首先是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关注热点。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要求立法要着重围绕能牵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江西这几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继续突出经济发展主题,加快经济立法,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我们地方立法工作的重点。所谓解决难点,就是要求立法要努力消除那些长期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如民营经济的准入、“三农”、环境保护、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再就业等问题。所谓关注热点,就是要求立法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违法拆迁征地等问题。其次是要统筹安排。一要根据省情来安排立法项目。要把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条件放在突出位置来考虑,对有立法需求又有实施条件的,要优先安排;对有立法需求,但目前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暂时不安排。二要对每年度的立法数量进行合理控制,以利于提高立法质量。三要按照尽量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安排。

二要注意权利与权力的协调性。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利是权力的本源,权力是权利的后盾。权利与权力的协调,对公民来说,主要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对政府来说,主要是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在过去的地方立法中,我们比较注重公共权力的强化和公民义务的履行,而在防止权力滥用和落实公民权利方面着力不够,实践中往往出现执法部门权力大、责任小,处罚多、服务少,而对相对人和公民的权利却重视不够,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现阶段,地方性法规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要妥善解决权利与权力的协调性问题。第一,要实现义务性立法向权利型立法转变。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追求全民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社会。因此,树立公民权利本位的立法理念,在立法过程中,以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为优先选择,在任何时候都把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作为地方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新时期立法妥善解决权利与权力协调性问题的重要内容。第二,要实现管理型立法向服务型立法转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合理定位至关重要。它既不能缺位,又不能越位、错位。为此,立法既要赋予政府机关必要的手段,确保政府在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又要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建立起公正合理、设置科学、程序严格、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用制度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防止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通过立法固定化。

三要力求不抵触与有特色的统一性。地方立法坚持不抵触原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决定的。地方立法要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不能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不能超越立法权限、违反法定程序。地方立法要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法规如果大量照抄上位法的规定,没有本地特色,那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在地方立法工作中,我们要解决不抵触与有特色的统一性问题,既坚持规范立法,又强调特色立法。规范立法,表现在程序上,主要是要求法规的立项、起草、论证、提请和审议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立法法》和《江西省立法条例》的规定实施;表现在内容上,主要是要坚持不突破上位法关于行政许可的范围,坚持行为与处罚相对应,不突破上位法关于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规定。地方立法作为中央立法的补充,应当重在“拾遗补缺”上做文章。在内容上,要增强法规的针对性,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焦点问题;在形式上不盲目追求法规体例完整,尽可能避免“小法”抄“大法”,“后法”抄“前法”的现象。有什么需要就规定什么,有几条就规定几条;该具体的要具体,该细化的要细化;要充分发挥法的引导、教育和服务功能,不要把处罚作为法规执行的唯一手段。即使设定处罚,也要特别注意处罚幅度不宜太大,尤其是罚款的幅度上不要过大,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处罚的随意性和执法腐败问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规保障,建立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第一道防线。

四要坚持立法的民主性。立法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注重充分发挥立法工作者、专家学者、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等专门人员的作用显然不行。但立法更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到体现民意、符合民心,不走群众路线就更不行。人民群众对立法活动的参与,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立法职责,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加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立法的力度。我们既要坚持并发展近年来立法机关已经形成的立法论证会、立法顾问、立法联系点、委托起草法规草案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又要加紧完善公民旁听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规草案审议、立法听证会、在媒体上公布法规草案、利用网络平台征求意见等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立法的制度,不断加大群众立法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立法调研工作中,要注意调研对象和范围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既听取专门人员的意见,又注意听取管理相对人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尽可能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益。

三、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自觉加强立法工作机构的自身建设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立法机关能否高质量地完成立法工作任务,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立法干部队伍。作为立法机关,我们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立法工作机构的每一个党员都要自觉地投入到先进性教育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

立法工作者首先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立法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其次要努力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系统学习法学理论、宪法和法律,掌握先进的立法理念和制度,熟悉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同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世贸组织规则、可持续发展等新知识、新观念。立法工作者要通过持续系统地学习,在政治上、业务上、作风上得到全面进步,努力做到:

在政治上要立场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法工作是党的执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实现对国家事务领导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立法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涉及到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永不迷茫。

在业务上要做到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积累丰厚,业务能力精强。立法是一项理论性、专业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立法工作者必须加强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立法方向的能力;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掌握新时期地方立法规律的能力;三是围绕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的中心任务,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服务的能力;四是与时俱进、面向世界,实现立法适当超前的能力。

在作风上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高质量完成立法工作的重要保证。在立法工作中,我们要处处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时时讲团结、讲协作,牢记“两个务必”,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存非份之想,不取非份之利,保证立法权力干净高效运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才能使地方立法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新的作为。


《地方立法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地方立法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关话题/热点学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