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汇总八篇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汇总八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协商民主”写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之中。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队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七种协商民主渠道,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系统谋划了协商民主的发展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起于顶层,达于广袤乡野,生长于城乡社区的基层协商,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的建设。广东增城下围村全面实行民主商议,让一个村落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这为我们发展基层民主探索了新路径。
下围村不是个例,这样的村子遍布于中国的土壤之上,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型民主,就应该从基层做起,从百姓做起,才能让我们的民主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发展,必须稳抓经济层面的改革与发展这个前提。我们应该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实现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并为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进而全面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提高农民参与民主活动的能力。
推动改革主体的全面发展,是基层民主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发展民主政治,人都是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可以首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懂民情的大学生“村官”,让他们参与其中,带动整个农民素质的提高,更好的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还需要完善基层民主的法律体系。我们应该在切实保证宪法赋予农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内容、方式、程序、途径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农民的政治参与规范化、程序化。
篇二
苏轼在《留侯论》中有一句名言:“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说的是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会毫不惊慌,面对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一些新的社会、经济矛盾突显,环境污染、落后产能、经济杠杆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有待以最智慧的方式制定政策、协调解决。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已正式拉开大幕。做好供给侧改革,需要勇气和胆识。
2003年后,中国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此外,中国的供给侧低效率,无法供给出合意的需求。
然而,真正的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中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始终牢记改革目标是为了满足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我们要有“壮士断碗”、“刮骨疗毒”的勇气,及时关闭“僵尸企业”,祛除落后产能,如此才能换来生机活力,找到新增长点,替代“旧阵痛点”。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还需要做的是“无故加之而不怒”,隐忍不是怯懦,而是为了谋求和平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将改革进行到底。
篇三
坚持党的领导,将民主建设进行到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这个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重大判断。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国这艘巨轮在驶向复兴彼岸之时有了坚定而正确的掌舵人,那么人民当家做主,就是巨轮航行的力量之源。
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原则。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来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
我们的民主,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坚守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和掌握国家生活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才能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同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通过国家政权机关讨论通过,变成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法令、决议、决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和执行,还需通过法定程序把执政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才能保证依法执政。
我们的党不是国家的直接管理者,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所以,党的建设和民主建设还必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设,进一步改善选举制度。要适应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以及民主建设不断进步的要求,调整各阶层人民代表所占名额比例。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通过名额比例的调整,能更广泛的听到百姓的声音,能更好的为百姓做实事。还要改革选举方式,引入更开放的选举形式,不断扩大选举范围,以提高代表参政实效。
篇四
近几天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中国因改革而发生的巨变影响着每一个人,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开始,从深圳、珠海开始,中国走上改革之路,迈向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走上深化改革之路,又向更新时代迈进。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尽管历经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帝国主义的瓜分掠夺、日本的侵略欺凌、国内十年动乱,浑身伤痕累累,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奋起直追,建设、改革、再建设、再改革,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站在了国际舞台的重要位置。
中国的变化告诉我们,要发展必须要改革,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必须深化下去,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过程中有困难、有问题,有质疑、有失败,但我们有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我们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涉险的决心和坚韧的气魄,我们深信,中国的明天会比今天好,每天我们都会见证中国的变化,我们都会深深感受到改革带给我们的喜悦和幸福。
篇五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开始播出后,通过生动、详实的画面和推动改革的决策者、参与改革的执行者、亲历改革的专家学者们的权威讲述,清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历程,生动呈现出党中央锐意改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拼搏奋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扬前行的坚定信念与奋斗情怀,既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工作不落实,提再多也是徒劳。不论是推动工作还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清楚的目标,坚定的信心,缺一不可。心态浮躁、作风漂浮,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再好的发展蓝图也难以实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决心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解放了干部思想,凝聚了全民共识,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也已铺开。以专题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贡献。大家将以此为感召和动力,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两学一做”重要精神,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进一步增强改革信心和改革自觉,坚决落实中央部署,聚焦“五新”战略任务,奋力追赶超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通过观看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更加坚定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用改革的精神建设国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助力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并且将专题片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与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贡献。在行动上要敢于担责,当下改革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大家要拿出啃硬骨头的勇气,攻坚克难,各级领导干部要分兵把守、敢于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层层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对改革工作落实不力、作风拖沓和贻误工作的,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改革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篇六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于近期播出。本片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
改革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过去五年,全党兴利除弊,党内政治生态为之一新,靠的是改革。当改革越步入深水区,在面对一些核心问题时,风险更大,难度更高,越凸显出突破的必要性。这就更能体现了改革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在未来,我们蓄势待发,依靠改革,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推动党的建设走上新征程。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脚踏实地。在过去的五年,我们通过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但在未来,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遇到更多的险阻,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聚精会神、瞄准方向、逆水行舟,在激流中前进。在面对问题上,要聆听时代的声音,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积极进步的同时,也要常常“回头看”,保持强烈的自省之心,巩固改革的成果。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扛实责任。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的,在改革中要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要将主体责任扛得更实。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要碰硬骨头,需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担当精神作为保障,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取得成效。
篇七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于近期播出。本片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
改革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过去五年,全党兴利除弊,党内政治生态为之一新,靠的是改革。当改革越步入深水区,在面对一些核心问题时,风险更大,难度更高,越凸显出突破的必要性。这就更能体现了改革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在未来,我们蓄势待发,依靠改革,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推动党的建设走上新征程。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脚踏实地。在过去的五年,我们通过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但在未来,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遇到更多的险阻,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聚精会神、瞄准方向、逆水行舟,在激流中前进。在面对问题上,要聆听时代的声音,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积极进步的同时,也要常常“回头看”,保持强烈的自省之心,巩固改革的成果。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扛实责任。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的,在改革中要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要将主体责任扛得更实。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要碰硬骨头,需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担当精神作为保障,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取得成效。
篇八
7月17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片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动真碰硬的自我革新在全党拉开帷幕。从“从严治党”的政治宣誓到“八项规定”的严厉执行,从思想教育的常态推进到党内法规的有序完善,我们党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步的迈进,都饱含着改革者“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与勇气。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过去五年,全党兴利除弊,党内政治生态为之一新,靠的是改革;未来五年,我们蓄势待发,推动党的建设走上新征程,依然要靠改革。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学得更深、悟得更透,把思想共识聚得更牢。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作为一个拥有450多万个基层组织、8900多万名成员、在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执政的大党,没有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的思想共识,就难以跨过改革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更难打破改革涉及到的各种利益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恪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党内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全社会润物细无声的宣传引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党的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改革能量。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踏得更准、咬得更紧,把问题意识铭记在心。改革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是犹如在极其凶险的湍流中奋进。行得越深越久,遇到的暗礁越多越险,但越是如此,越要聚精会神、瞄准方向、奋力向前。对于改革本身而言,最容易发力见效的点是“最短的板”,最容易失利露怯的也是“最短的板”。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始终把牢问题这一原动力,聆听时代的声音,认真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时警惕防范老问题反弹回潮。在积极“向前看”的同时,不忘常杀“回马枪”,保持强烈的自省之心,切实将既有的改革成果巩固好。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把领导责任担得更实。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更是啃硬骨头的改革,需要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强烈的担当精神是不行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坚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好自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责任。破除地域、系统的界限,增强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跟踪问效,确保看准的改革目标一杆到底、不折不扣地推进。
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将改革进行到底,正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坚定不移。我们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