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汇总六篇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汇总六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变得如此珍贵。这生命之河,将流向何处?如何为这片土地提供永续之脉?每一个中国百姓无不关心自己的家园环境,无不关心赖以活着的生态质量!因此,《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不只是为改革说,为国家说,而是为自己说。
本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一个大国的当家人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以一个大国的当家人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江山为笔,大地作画。当资源环境约束接近或到达极限,江山不再如笔,而是梦魇,大地不能作画,而是坟墓。生态质量长一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长一寸!青山绿水才是生态环境的保障,没有生态都是白搭!坚信不疑的支持党的领导国家的改革政策!
《守住绿水青山》解读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背景、逻辑和历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一直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无论在意识、制度还是能力上,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导致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不良后果。
福建省长汀县夏季最高的地表温度可以达到76摄氏度,鸡蛋都可以煮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的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之中。远远不止一个地方如此,相信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就是因为这样违规开发导致生态破坏,长江也因此受不了缺少保护的开发而“病”了。
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走在路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利局面在总体上得到了控制,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守住绿水青山,才能保证经济持久稳定发展,改革才能进行到底。环境是发展的依托,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建成美丽富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
篇二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之所以成为热议话题,除了其宏阔的视野、精良的制作、深邃的内涵外,更因为这一话题敢于直面时代之问,契合了民意的呼唤。在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之后,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这部专题片向全社会发出了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的改革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回应社会关切的时代强音。
有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把握发展的节奏,坚持不懈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总书记亲自挂帅改革,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深改时间”。2014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台370个改革方案。2015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台415个改革方案。2016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97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台419个改革方案。2018年上半年,中央深改组已审议数十份重点改革文件。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已主持召开了37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重点改革文件300多个。海外舆论对中国确定的几百项改革任务曾不乏怀疑之声。如今,面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一项项重大成果,他们作出这样的评价:“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错失历史机遇,就会错失掉发展的良机,就会错失掉一个时代。有人将《将改革进行到底》与那段壮阔的历史岁月相联系。1949年新年前夕,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压倒性胜利,但是国民党当局仍在负隅顽抗,国际局势也在发生微妙变化,一时中国命运走到了十字路口。一个充满悬念的时代之问,横亘在关心中国局势的人们心间。就在这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中国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掀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一个崭新的中国矗立在世界东方。
今天中国与1949年中国的形势当然已经大不相同,但同样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3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变革广泛而深刻。我们只用3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既会面临与其它社会转型类似的共性问题,也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往往比较集中地凸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势,何去何从,同样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时代课题。“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刻的利益调整,改革难度势必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面临大考。就在这样的时间当口,《将改革进行到底》通过展现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和习近平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它让人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敢于破解难题、敢于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向着既定的目标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美国诗人摩尔的一句话,“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强调的是要积极主动地走向胜利,不能等靠要,更不能畏首畏尾。当改革面临着时代之问的时候,能不能把握时代机遇,回应关切,乘势而上,往往就决定了能否打开胜利之门。
今天,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只要善于从历史的遭遇中汲取智慧,深入挖掘更多积极的变革力量,在更大的视野里认识总结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学习并继承开拓者的勇气,那么我们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就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那么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将是标注历史新高度的全面升华。这是《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部政论专题片,带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篇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自信的崛起之路。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讲述了实现这个梦想的脉络。
建设生态文明是提升中国自信重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自信需要底气,从《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中可以看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使我们对于发展成就的自豪感打了很大折扣。在国际上谈到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时,我们由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而理不直气不壮。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对中国发展道路自信心的短板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增强了人们对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信心。我国人口多、资源紧、发展压力大,是世界上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张的国家之一,兼顾发展与保护的难度非常大。过去,我们曾为了发展而牺牲了环境,今后是不是要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呢?这个问题曾使人们苦恼、纠结。近年来,通过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整治生态环境等措施,我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也出现好转态势,2016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明显上升。尽管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人们根据身边绿化面积增加、休闲生活更加舒适等切身感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是肯定和支持的。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与突出影响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理论上的创新,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我国有特殊的国情条件,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需要创新自己的发展理念。在长期的亲身实践与深度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论述,并转化为指导国家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和深刻,增强了人们探索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了长久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等在内的“四梁八柱”制度设计,还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行流域河长制、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等多种制度改革措施,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体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依法治国、靠制度管事管人的新趋势,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的信心。
生态文化建设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根基。“建设生态文明”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是一种“文明”,即人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投入巨量资金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如果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停留在资源耗费型和环境损害型的发展模式上,那么绿水青山最终还是守不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抓住了发展方式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依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的觉醒,也必然依靠千百万人共同的绿色行动。显然,包括新型生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根源。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将改革进行到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老百姓的心里,法就是天。”司法公正,关系着人民权益,关系着法律权威,更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这条防线“失守”,人民尊严必将遭到践踏、司法公信必将面临质疑,党和政府形象也必将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司法改革一定要顺应、适配时代的发展,甚至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人们常说,法律从颁布之日起即意味着“过时”。诚然,法律法规不会凭空产生,司法的执行更不可能“无的放矢”,但面临问题,如何抉择?如何取舍?如何解决?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新一轮司法改革,由党中央统一部署、顶层设计,不论是领导层级,还是力度举措,都前所未有,这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眼前一亮、充满期待。
司法改革的号角吹响了,关键还在于落实,如何改得好、改得实、改得到位,改出高效、改出人民满意?先做人的文章,以“司法责任制”,理清责任、加强竞争,实现司法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再行机构整合,大力削减审批层级、简化办事流程、剪除冗余机构,对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等顽疾“开刀”。以审判为中心,优化诉讼制度改革,打破“公安做饭,检察院端饭,法院吃饭”的“死循环”,更强调合法、客观。加强统一管理,确保司法不受行政权力干扰,独立公正立案、审查、审判……
司法改革,在保证自身执法能力、执法科学化的同时,更注重司法的有效运用、绝对公正,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司法保护。近年来,司法不仅关注立法、审判等过程性因素,更关注执行的结果,给司法配上“杀威棒”,让“老赖”等各类违法者、被执行者不敢“任性”,必须履行审判的结果。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改革,更是让群众叫好,让行政机关随时“头悬利刃”,敦促行政机关必须彻底转变思路和作风,做到依法行政、优化效率、履行职责、担当作为,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来筑牢基础。一项项改革举措,有的是思路上的创新,有的是机构上的整合,还有的更是进行“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尽管“疼”在自身,但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这就是“法治为民”的无悔担当。法治之路“任重而道远”,虽然已取得看得到的成效,但司法改革与时代发展的关联度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紧跟社会形势、紧跟人民意愿,进一步提升对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的敏锐度,既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好司法改革的使命和责任,也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治光辉成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共同“底色”。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群众呼唤公平正义,那司法改革必然要与人民的呼声同频共振。只有让改革为司法公正“护航”,将公平正义融入司法、融入民心、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有序、幸福安康。
篇五
大型政论类节目《将改革进行到底》正在热播,不仅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热捧,改革也成为新时代的热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改革热潮,在改革中不断经受锻炼,在改革的考场中不中成长、成才。改革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新发展,推动了人民民主进程,也培养了一批善改革、能改革的好干部,成为好干部的“选马场”。
改革考场中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好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一些干部开始在发展中出现自满、自负情绪,对发展中隐含的危险因素视而不见,缺少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开路,推动干部在思想上不断转变,也开设了改革的考场。大批干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先后涌现出邹碧华、廖俊波等一大批谋改革、善改革的好干部,在改革的考试中,为全面深化改革培养了大批好干部。
干部在改革考场中锻炼了能力和素质。改革不是对现有体制机制的修修补补,而是全面的深化改革,这场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参与改革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来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改革既是试验场,也是考察和检验干部的战场。一批干部在改革中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和事业的考验倒下了,但更也有大批的干部在改革中成长起来,并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提高素质,自觉提升能力,经受住了改革大潮的冲击,真正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改革成为事业骨干队伍的选马场。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骨干,是推进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改革让事业导向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最鲜明导向,也让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走上了改革的舞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干部人事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完善,为更好地培养骨干队伍优化了选马场。在改革的选马场,大批干部在改革实践中经受大浪淘沙式的培养选拔,选拔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推动事业发展的骨干队伍,这既是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加快干部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这场改革不仅以实践检验了干部,也检验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成果,为更好地打造骨干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
篇六
观看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一个强烈的感觉从心底发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民主的新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见证了人民民主新发展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是这一伟大实践的参与者。
当看到专题片在展示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时,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3年前。201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安排全国人大7位部级干部赴地方,就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问题,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全覆盖的专题调研。我负责调研四川、云南、贵州、西藏3省1区的相关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经过较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6月,党中央转发了这个意见。接着,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解决了长期制约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难题,夯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当家做主、坚持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充分理由。
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民主新境界》告诉人们: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协工作越来越实,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题目选择的都是切口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座谈会的效果好,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有抓手。在参与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调研等准备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5年来,人民政协工作拓展了新思路、探索了新形式、增添了新内容、取得了新进展,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得以加强。
坚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一重要论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最新表达和最新理论概括。它把改革的“变”与法治的“定”辩证统一起来,既坚持了改革,又坚守了法治;既坚持了探索精神,又遵守了法治原则;既坚持了发展,又保持了稳定。人们把改革和法治比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就是因为:有两轮,车才能行得稳;有两翼,鸟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坚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显著特点,也是法治建设的新路径。改革的任务就是法治建设的课题,法治必须主动适应改革、服务改革、引领改革。5年来,改革和法治建设的实践证明,这一重要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也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
理论要跟着实践跑,制度要符合本国实际。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的政治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2015年3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什么又向党中央请示工作?”我通过讲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4次修宪和总结人大经验工作的故事,回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完全一致的。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扬人民民主,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健康向前发展,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