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治中国
连续六天的《法治中国》播放,引起各界的热议。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历史上许多统治者都深知“法”的重要性,许多古圣先贤为“法”做出重大贡献,放眼世界,大凡社会治理得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更是有“天下之事,一断于法”之说。作为第一次以法治为议题的中央全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份面向未来建设法治中国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治国的理念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矢志不渝的追求,对中国历史王朝的更迭之乱循环的睿智洞察。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总书记在上任的第二十天就签发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员令,在此后的多个场合里,“法治”都是习总书记提及的高频词。党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度重视法治问题,将依法治国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通过立法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改革进程、推动社会发展。而如何进一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使法律法规更加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更加准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立法工作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立足于本国国情,回应现实需求,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盲点”,国家从网络犯罪立法,食品安全法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电影产业促进法等等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治犹如天平,在天平的两侧分别是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厘清权力边界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公众知道政府的权力,让人民群众信得过政府。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纪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这样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到依法治国实践的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治中国,就是要依法协调各方利益,制定规则就是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以网约车为例,从各地频频叫停“专车服务”,到中央层面对网约车的逐步肯定,其正名之路,也是交集了各方博弈,新时代的政府决策,需要听取各方声音,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有专家意见论证,通过风险评估以及合法性的审查,最后集体讨论共同决定,真正做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使人民群众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等,彰显了国家维护司法公正的决心。把每一次的自查自纠当成是亡羊补牢的工作来做,以时隔二十多年的清白陈满案为代表,司法机关先后纠正了一系列重大错案,人民群众也从一次次纠正冤假错案中,感受到了党中央对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决心,感知司法在改革中迈向公平正义的坚实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全过程,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繁简分流的庭审制度,公检法的信息公开......大数据时代,中国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巧妙的将司法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更能使政府部门收获到人民群众的司法信心。
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在促全民守法的过程中,官员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非常重要,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才能带动社会尊法守法,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次集体学习聚焦法治主题,有力地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榜样作为最强的动员令。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谁执法谁普法”,推进建成法律服务体系,将法律落实到每一实处,促进全民守法,让人民群众养成遇事找法,办事寻法的习惯,让百姓的生活在法律的保障下有更多的满足感获得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让公平正义遍布中华大地,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法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