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之守住绿水青山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让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巨大成就的背后,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中国人均资源处于世界低端水平,尤其是改革前期的粗放发展,更导致了环境的大量破坏。
能量匮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灾害、生态退化、土地沙漠化等浪潮不断席卷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这时环境问题也不再是简单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与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涉及全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领域,关系到全人类生存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守住绿水青山,就必须坚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作为重点,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共赢”作为目标。环境一天天的恶化,资源一天天的变少,“雾霾”,“PM2.5”这些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现状了。
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多年以前,习总书记就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不要‘要钱不要命’的发展”。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对资源开发不能单纯讲经济效益,不能只顾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习近平还提出,要开发利用一些宜农、宜林、宜渔的新资源;鼓励地方开创“绿色工程”,依托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发展立体种植。2005年,主政浙江的习近平在考察安吉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他尖锐批评一些干部的错误认识: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习大大30多年一路走来,不变的是“绿色”情怀。守住青山绿水,不仅仅是为了当下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当前人民群众的愿望也已越来越迫切。将改革进行到底,守住绿水青山是不变的承诺!“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
因此,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用壮士断腕的态度来进行环境改革已经成为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大力检查环境问题,环保督查更是相继到二十多个省份进行环境问题检查,一万多人因环境问题被问责,可见当下改革力量之大,整治环境的决心之坚。除了加强环保督察监管力量的治标,还有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治本办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从思想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观念,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当下“先破坏再治理”的发展观念,也才能让绿水青山真正被守护好。以数据说话,2013年到2016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城市颗粒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数持续下降;2016年,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以说,如果没有对环境改革的雄心,绝对不会获得如今的成就。
但是,改革依旧在路上,环保法虽然长出了牙齿,但环境问题依旧突出。屡屡报道的地方企业对抗环保督察的新闻,更让人看到了保护环境所要面临的阻力。一些环保督察被排污企业囚禁的事件,更让人不得不反思。环保法虽然长出了牙齿,如何让执行力也能够始终如一,让企业能够习惯被检查。治理环境问题,既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更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保驾护航,让那些敢于私扣环保督察的企业能够收到高昂的违规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确立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将建设美丽中国列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直面生态环境压力挑战,2015年9月22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就正式对社会公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十八大以来,“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出台,在制度上有了规章依据。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更是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可谓抓住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牛鼻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诸如公布环保举报电话;中央环保督察组相继进驻23个省区市,问责人数超过万人等等,都见证着处罚力度的加大和监管措施的完善,推动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环境污染行为逐渐产生敬畏。“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快、成效大,一个又一个积极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环境保护理念随之也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了13亿多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期待。然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经形成了全面铺开、点上突破、上下互动、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13亿多人民更应撸起袖子加油干,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携手同心谱写出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