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精选六篇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精选六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近期,政治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该片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的报道。同时,也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勇于担当,稳扎稳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名,攻坚克难,稳步前行。
在旧中国,闭关自守是国家政策,封闭了自己 ,也不对外开放,西方的先进技术传不到中国,造成国家落后,人民受苦受难,内战不断。因此,事实证明中国是需要改革的,只有改革才能让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大家强盛小家才能安稳。改革是要坚持不懈地,彻头彻底地,不遗余力地进行下去,但是改革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改革在前行当中都会有不稳定因素,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坚持发展稳定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些尤为重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摆在我们面前的既是机遇又是一个重大而长期的挑战。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必定会有艰难险阻,这就需要我们扛起改革攻坚的“责任担当”,在落实改革的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把改革措施抓实、抓牢。新一代的我们要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义不容辞的承担全面深化的改革历史重任,面对改革任务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推进改革时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主动作为勇担当,下定决心排万难。
篇二
7月17日,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该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体谋划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带领十三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
从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到聚焦经济体制改革,回答对中国经济“怎么看”、“ 怎么干”、“干什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人民民主的新境界,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再到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一个个历史的深刻印记,一串串生动的改革故事,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丰富获得感。
篇三
最近,中央组织拍摄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自7月17日起开播至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将改革进行到底”也成为了热议的高频词。该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生动讲述了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改革故事,句句掷地有声。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才能实现中国梦。这要求身处改革之中的每一个人,都秉承和发扬改革精神,以坚定不移的改革信念、继往开来的改革勇气、坚韧不拔的改革意志、披荆斩棘的改革锐气,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8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播出这部气势恢宏的专题片,全景式、立体式、多角度地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丰硕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对改革的信心。我们深信:这场在中华大地孕育迸发的深刻变革,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厚重史册。
篇四
2018年7月17日,央视综合频道开播《将改革进行到底》正值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各项指标平稳向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新增就业岗位更多了,城镇失业率降低了,物价更稳定了,人民生活更幸福了。
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推升中国经济向结构更合理、动能更充足、质量更健康方向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放管服”政策的实施,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催生出分享经济、平台经济、高铁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能。
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密码就是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度的藩篱,打破固有的利益模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企业才会更有信心,资本市场才会更加健全,政府管理才会更加规范,中国经济才会朝着更加开放、自由、活力、稳定的方向努力。
篇五
今天的中国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而且奇迹般的只用了几十年,便让世界瞩目,令世人惊叹。但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7月22日晚,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在全国观众中引发热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成为广泛共识。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等等。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像有人所说的,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守住绿水青山,才能赚来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环境好了,变化就会在人们生活中悄然发生,百姓的获得感就更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有网民表示“看了专题片,觉得我们更要做绿色发展的行动派,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公民在享受环境变好带来的福祉的同时,应该主动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理念,积极推行光盘行动、减塑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循环等活动,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共同守住我们的绿水青山。
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近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连续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电视10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引领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鼓舞深化改革和扶贫攻坚的斗志,号召我们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强化对全面深化改革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内容,先后召开三十七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了一整套改革工作机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改革领域更加广泛,改革对象更加多元,改革任务也更加艰巨,要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高度自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纵深推进改革,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决不能让任何地方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征程上掉队落后。
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实践和变革,更是一场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振兴发展的持久战。对全国而言,开拓创新既是一种需要和责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以深化改革为前提,以聚焦问题为关键,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冲破观念障碍,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积极研究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用与时俱进的思路和举措谋划发展、破解难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立足实际而不拘泥当前,创新突破但不脱离实际。面对新的改革发展任务,只有抢前抓早、只有精准发力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把蓝图变成现实。在全体干部中“加快动能转换、加速补课充电”,快速提升引领发展能力,特别是要提升运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强化责任担当,向改革要发展动力、市场活力。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推陈出新势在必行,改革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务实担当。今后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新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定不移抓好中央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工业领域落准、落细、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经济更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