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走出关心下属的误区
有效沟通走出关心下属的误区有效沟通走出关心下属的误区
班组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组内人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班组长是率领整个班组来完成工作的。怎样在班组内形成凝聚力呢?只有全面了解每个下属,全面关心,赢得下属的忠诚,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在班组内形成凝聚力。这一道理,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具体操作时往往走入误区。实践证明,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任何群体和组织的工作效果都十分重要。对于人际冲突来说,沟通不良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正确了解沟通过程以及影响沟通的因素,对于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改变沟通的方式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信息过滤、选择性接受、情绪和语言等。
关键词:有效沟通,走出误区
一、关心下属的误区的具体表现:
1.关心下属就是小恩小惠。这一现象相当普遍。一些管理者觉得,既然
自己对下属加薪、晋升等没有“生杀大权”,因此只能靠小恩小惠来表明自己在关心下属。小恩小惠只能博得下属一时的欢心,而更多的下属关注的是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旦你满足不了下属稍高一点的需求,下属就觉得你不是真正关心他们。
2、把关心下属的业务混同于关心下属。关心下属的业务,管理者都很重视,毕竟这关系到自己业绩的好坏。但也不能鞭打快马,过于关心下属的业务,反而会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你对他不放心,怀疑他的工作能力。
3、不能一碗水端平。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把下属分为三六九等:对心腹有求必应,特别优待;对那些与自己不冷不热的,用小恩小惠进行笼络或者不闻不问;对那些不听话的、有棱角的,则寻机给小鞋穿。不能一碗水端平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对男女下属不一视同仁,觉得女性成就动机低,希望稳定、舒适的工作。于是,对她们的一些基本需求关心得多,而很少关心她们的职业发展等高级需求。本次培训老师就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某单位一女职工在考高级工时,连本专业的基本操作都不熟练,其原因就是班长认为她是女性平时不怎么让她操作造成的。不能一碗水端平,势必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内耗,不利于组织的团结。
4.关心的内容与下属的真正需求不对头。例如一名年轻的下属向你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您可能觉得下属希望涨薪水,于是想方设法为其加薪。其实该下属感觉到累的真正原因是对自己不明朗的职业前途忧心,是“心累”,实际需要上司关心的是其职业生涯发展。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了解自己的下属,从而使自己对下属的实际关心与下属的真正需求相吻合。
5.关心下属就是对下属有求必应。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了一个需求又会产生另一个需求。下属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和组织的目标一致,有的却与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作为管理者,你只能尽量满足下属那些与组织目标一致的需求,对不合理的需求要敢于拒绝,甚至给予严厉的批评。否则既害了下属,到头来也会害了自己。
6.许诺“空头支票”。每个下属都有获得加薪、晋升的期望,作为管理者,自然而然地想抓住他们的这个需求进行激励。轻率对下属加薪、晋升作出许诺的结果会很糟。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关于薪金、晋升的规定和程序,并不是个人能随意更改的事。一旦许诺落空,你在下属面前就威信扫地了。这样做也会使上司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感觉你有野心,暗里培养自己的人马。因此,千万不要轻易许诺。
7.关心下属就是不批评下属,就是护“驹子”。批评也是关心下属的一种方式,帮助下属改进提高。如果下属有了问题,不及时进行批评,将会使下属走得越来越远,犯的错误越来越严重,当你的权限无法保护下属时,下属可能会更加憎恨你,上司也会追究你管理不力的责任。
8.不关心下属的“牢骚”。每个人都会有不满,有了不满就会发“牢骚”,从而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放松。“牢骚”并不可怕,但作为管理者如果不去分析“牢骚”背后的原因,及时疏导,下属的怨气将会积小成大。而且这种不满很容易像瘟疫一样在组织中蔓延。一旦其他下属受到感染,一场大的动荡就在所难免。这时候,你想解决都没有机会。
二、利用有效沟通走出误区:
班组长是具体做“人”的工作,不关心下属是不行的。在人际沟通中,个人的日常爱好、态度及脾性等通常是自己与他人共知的区域,即开放区”,个体的某些方面,如兴奋或痛苦状态时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某些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习惯等,往往是自身不甚了解而他人却很清楚的区域,即盲目区”;个人的价值观、隐私等内容,常常只有当事者清楚而他人则无从知晓,即隐秘区”;个体与他人都尚未认识或了解的信息为“封闭区”。上述的窗格(区域)类型会随着个体与他人或团体的沟通行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初次与人见面时,一般人不愿过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