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第2页
考察大学理念的一个层面。如果不把实践者、反思者、思想者、研究者等主体纳入研究视界中,就有可能使讨论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而无法深入。而一旦我们把大学实践、大学理念与大学理念的论者放在一起重新考察,我们就会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谁是大学理念的话语主体?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最应该考虑谁的利益?谁最有发言权……诸如此类的疑惑成为人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2.尊重私人话语:回到理念主体
周作宇这样开始他关于大学理念主体的思辩:“我”是谁?当“我”阐明大学理念时,是阐明谁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与“我”的大学生活或与别人的大学生活有何关系?谁的理念最有价值?周作宇认为,这是回到理念主体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话语主体是论述或可能论及大学理念的人,所有与大学利益攸关的人都是潜在的主体。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在现实中,各种主体的话语地位是不均衡的。从现有文献看,我们可以发现,直接以大学理念为题作文研究、探讨的大多为研究者,推动大学变革的又往往是政府部门(如合并问题),而受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声音越来越强。关于大学理念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的一个最大的主体——学生,在大学理念的表达中远离公共论坛。是学生的声音真的没有价值,还是因为“人微言轻”,失去了话语权利?
在主要话语主体失位的情况下讨论的大学理念,是缺少动力和活力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照射下的大学,是苍白、空虚的大学。
难进象牙塔: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1.大学精神的内核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刘生全认为,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大学精神是大学在扮演一种特殊社会角色过程中所操持的某种“追求”,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它是大学的使命、功能、目标和理想等内容的概括和浓缩,是大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根据刘生全的分析,大学职能所体现的大学精神,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取向与层面:
个体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追求”再生产(内化)知识,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增进个体的力量和人生幸福。强调大学的教学功能的观点集中表现了这种取向。
社会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生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力量,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科研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是这种取向的典型表现。
组织取向层面。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大学精神里应有比较鲜明的组织取向,如重视和强调大学的独立和自主等。其动力在于保存、发展大学自身,这样才能与社会发生积极互动,避免被社会“牵着走”。
究其实质,大学精神的不同层面所体现的主要无非两点:独立与创新。前者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社会地位及其社会“边界”,是大学在“确证”自身之为大学方面的一种“警戒”和努力;后者体现在大学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人才、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是大学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进行的追索。
2.中国大学缺失了什么
独立和创新是大学精神的内核,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依照刘生全的观点,中国的大学向来有着异常浓厚的“官学”传统。非现代意义上的、本身即为“官学”的中国传统“大学”暂且不论,自成立于1898年、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京师大学堂,到“文革”结束前的中国高校,莫不因此承载着太多的政治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的大学,其职能仅仅被“窄化”为政治职能,其他职能被摆在次要的位置。后来,教育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转而依附于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独立性显然无从谈起。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属“伦理类型”,具有重人伦而轻自然、重整体而轻个体、重思辩而轻实证等特征,这一点导致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不发达,缺少以创新为精髓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大学往往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这既表现在教学、科研等职能的发挥上,更表现在所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上。
四、超越象牙塔:建构中国理想大学
1.理性和理性的激情:理想大学的象征
《中庸》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使命。蔡元培说:“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进入象牙塔”,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高深学问”。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杨旭东眼里,大学由向往、追求理性的人相聚在一起,这些人具有理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态度。
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院派推崇的“沉思默想”,智者学派以降的论辩传统,还是中国书院的会讲制度,稷下学宫的争鸣,都洋溢着理性的激情。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所谓理性的态度,是指看问题时“面向事情本身”,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即“是其所是”。大学学者将理性态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学者气质。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理性的追随者。
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推不倒的“围墙”。
2.知识与道德:评价大学的必要尺度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崛起奠定了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坚实地位,并不断地塑造着大学的办学目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认为,在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演变成为市场培养劳动力,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知识,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已经陷入微不足道的境地。倡导教育商业化的人士甚至认为,大学是社会的职业训练机构,它向“顾客”(学生)售卖产品(教育服务),以获取相应的回报。
但是,怎样评价大学生伤熊事件?怎样评价大学生中得到贷款后不再考虑还款的现象?怎样评价某些大学的“道德漠视”行为?
有人悲观地认为,大学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人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是,教师,包括大学教师在内的教师群体的道德状况难令人满意。也有人认为,大学是神圣的殿堂,但是,学校的一些作为有失道德水准。仔细省察当今大学的精神氛围和道德状况,这种观点并非毫无根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道德教育的这种尴尬局面?
在我国,大学的评估和排行主要看各校的生源、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是一种“知性取向”。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大抵采取可以量化的“知性”衡量指标和手段。评估大学办学质量,总得有一些相对的“硬指标”,但是将“硬指标”过于夸大,必然造成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这是大学理想的失落,背离了大学的本义。大学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说具有社会性,它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在生产、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学还要遵循道德准则,负载道德理想,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3.时代精神:在大学理想中扮演重要角色
十年中,北大南墙曾经一拆一建,大学破墙开店的经商风承载了特殊的意义。高校追求办学层次高、规模大、学科专业全的升格风,追求科层等级的行政风,甚至出现学术制假等等,都曾是媒体上的抢眼话题。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刘振天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之中;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缺乏对大学理想、办学规律、办学特色的真正理解。
对中国来说,现代大学是舶来品,严格说来,西方大学的本性、传统及其理想,并没有很好地在中国扎下根。历次政治运动对大学破坏最为严重,相当一个时期,大学缺乏独立性,自我意识淡薄。改革开放后,某些大学面对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冲击,变得认不清方向,出现了理想的真空。
按照刘振天的观点,梳理或重建我国大学理想,既要很好地吸收中国大学精神传统,借鉴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更要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在我国就是实现现代化。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4.规范和制度:大学理想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大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除了经费投入外,制定了大学准入制度,规定办大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守一些规则等。社会更多的是在规范大学,对大学的服务显然不够。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振天认为,从长远来看,社会要充分服务于大学。大学是很脆弱的,文化的包袱、政治的压力、经济的危机等都可以给大学以沉重的打击。社会对大学的失范和失语,意味着大学的发展上没有了规范和责任感。
大学的理想不仅是大学本身所应追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必须遵从的规范和规则。否则,只能是约束了大学,宽容了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积累的产物,是制度化作观念的结果。在我国,研究大学理想,要紧的与其说是观念层面,不如说是制度层面。比如,我们倡导学术自由理念,那么,学术自治与大学独立就是其制度化条件。我们提倡办学特色,那么兼容并包与多种形式办学就是其制度性保障。依据法律办学,加快现代教育法制化步伐,都会对大学产生积极影响。
5.大学之用:大学有巨大能量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也可译为“知识就是权力”。可以预料,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将在未来社会中表现出更加巨大的力量,甚至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社会权力。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当代社会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央教科所蒋国华研究员认为,大学及大学之用也必将是多元的。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大学要领先靠什么?大学的兴衰在什么?大学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点在何处?从近十年来的文献看,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蒋国华认为,对大学来说,无论怎么多元发展,其主要矛盾运动依然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了“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个论断,未来大学将重新分类:一类是所谓名牌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之用在知识贡献。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与集聚总是跟着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走的道理。另一类是所谓“大众大学”,包括不论专业、学科、年限的各种高中后教育机构和传统的所谓正规大学,其主要之用在人才支持。
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而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自拥有的知识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口号式的豪言壮语,任何文字游戏式的“知识创新”,任何“回到象牙塔”的呼号,都无济于事,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现实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学术看点
1.伟大的校长和一流的大学都是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产生的,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成为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2.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
3.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
4.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与创新,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5.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理性与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永远推不倒的“围墙”。
6.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背离了大学的本义。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7.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8.大学的理想不仅是大学本身所应追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必须遵从的规范和规则。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积累的产物,是制度化作观念的结果。
9.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会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现实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文秘114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