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指路明灯
“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指路明灯5月27日晚,校党委书记涂文涛在学校党校第6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给我们做了主题为“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专题报告。使我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担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继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全面推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目标,其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同时,党既要勇于承担责任,更要善于逐一化解威胁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瓶颈和社会正常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及其潜在的风险。现阶段不论从国际社会的背景、国内历史教训来看,还是从党的自身建设情况来看我国各项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整个中国社会仍在进行着异常艰辛痛苦的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观念更新。这种胶着、过渡的国家状况,对我们党执政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党到了不得不加快理论创新的历史关头。“因此,正是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现实,热切地呼唤着需要新的理论出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把握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条件下,立足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基于全局性战略考虑而提出的。他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羸得新胜利,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正确行动指南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具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将随着党的建设、随着改革、建设实践的发展,全面而深刻地显示出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的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党的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首先,体现在党的性质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及列宁、毛泽东等主要是从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两大方面论述了党的先进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最简明而又完整准确地表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把党的先进性与当今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以及执政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中,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作了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定位和概括。并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特征,深化了党的先锋队性质的理论,从最本质的意义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一个基本而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我们面向21世纪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其次,“三个代表”为检验党建实践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衡量标准。“三个代表”强调的是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及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党的建设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不看别的,就是看是否真正做到了“三个代表”,如果党组织的活动看上去是正常的,而实际上,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不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不把精力放在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上,学校党组织不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素质上,那就不能说党的建设的成功;如果党组织的存在,却不关心群众的冷暖,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漠然视之,那就不能说党的建设有正确的方向;如果党组织在工作中观点陈旧、甚至对改革开放持怀疑态度,那就不能说这样的党组织有活力;如果党组织虽然做了一些事情,努力体现自己的“政绩”,老百姓却不认可,那就不能说党的建设有成效。等等,一切都应该用实际效果来评价。这就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意义之所在。如同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一样,“三个代表”是衡量党的建设搞得好坏的准绳。
(二)“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所谓立党之本,是指“三个代表”是我们立党的根本目的和本质体现。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立党的根本目的有三条:一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要改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文化,建立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三是要通过革命手段使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所谓执政之基,是指“三个代表”是我们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基础。从历史经验看,巩固执政地位必须有三大基础:即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群众基础。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政权的群众基础。所谓力量之源,是指“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发展壮大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我们党从建党初的几十个党员发展到现在有64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而转危为安,走向新的胜利,其力量源泉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三个代表”,才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力量,获得了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得到了亿万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从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