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听后感
对于先学后教这个学术性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因为自己没有亲身实践这个课题,总觉得是隔岸观花,看得并不真切。昨天听了我校五年级老师的语文先学后教课——《将相和》,心里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下面来谈一谈。两位老师在上课前都与精心设计了导学稿,上课时学生根据导学稿自学自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能动性。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赵老师的导学稿问题设计得十分巧妙,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如在学习廉颇心里对蔺相如十分不服气的一段话时,赵老师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蔺相如真的只是耍耍嘴皮子吗?如果你是廉颇身边的一位大臣,该怎样劝说廉颇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对前面两个小故事内容的梳理,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的概括总结。赵老师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可惜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急于让学生回答,结果学生说得支离破碎,没有达到概括总结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果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甚至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动笔写一写,我相信学生会回答得很精彩。
听了两堂课,我也有一些困惑,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承载着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目标,如果每堂课都这样先学后教,有些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将如何体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回答问题东拉西扯时,教师也不作引导,随着学生说到哪儿是哪儿,语文的整体感知将怎样实现?小组合作时,差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差生原本不会做的题目在小组合作后会做了,是真正学懂了,还是从优秀生地方抄来的?一上课就让学生根据导学稿自学,学生在课堂上完整地读一遍文章都没有进行,就急于打开工具书做作业,这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吗?语文课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正得到训练了吗?一节课,没有学生朗读课文的声音,没有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这算达成分层目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