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
i浅谈教学
刚参加工作时,我常读一些教育教学专家们的文章,其中多谈及教学的艺术性,教师上好一堂课就像演员如何演好一场戏,后来又有教师是导演的说法,现在教师是主导者了。这期间身边也涌现出很教学新秀和高手们,我当时是多么崇拜他们,认为他们就是优秀的教师,他们把课上得如何的好。身边听过很多人的课,有公开课、教研课、竞赛课等,讲完课时,同事们总会问这么一句:课讲的怎样,效果如何等类似的话。以前听到这些话没什么感觉,但现在我感觉到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在做以上类似的课时,我们的教学水平在提升,可同时我们又失去了许多。那就是“教育理念”,不光是“教学理念”。
我不敢高谈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但我知道在听任何类型的课时,我会担任这样几种角色:
a 学生。
老师讲的知识我听清了吗?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我喜欢这个老师讲的课还是通过这个老师讲课我开始喜欢这个知识了?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对我有多大帮助还是我自学也可以学会这部分知识?通过这个知识我能解决很多问题还是再出现类似问题时我还得去问老师或同学?
b 家长。
我的孩子在上完课后学到了什么?学会了方法了吗?比以前进步的幅度大吗?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了吗?老师关心我的孩子吗?
c 专家。
老师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处理好课堂中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了吗?还是老师在精心的设计课时只考虑到课如何能上好而忽视了学生能否学好?老师上课时是否在展示自己的个人才能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如果没有学生在,这节课是否也能上的很好(把听课人当作学生)?是否认为课讲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配合?是否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还是刻意地安排一些环节?是否只是通过提问的形式来体现因材施教了,你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组织他们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吗?
中国的教育形式涌现出很多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可并没有涌现出太多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各地区都在以各种方式作课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可效果呢?当今非常的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们都在尝试、在摸索,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很难,许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我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就完全可以把学生教好,就可能会评上优秀或骨干。其实光靠这些不一定能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效果的。因为大部分人的本性——自私,不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其实再大的教育理念如果脱离了这无私的爱那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教育没有专家,教学没有高手。真正优秀的教师是能在上课时考虑到自己除担任教学主导者的同时也担任着学生、家长、专家这三个角色,并处理好这三种角色给他提出的那些问题。
从美国来看中国的教育,就像从中国现代的教育来看科举制度。那些失业的大学生们便是例子。有人说高考制度不改革中国教育难发展,可我要说的是社会上的用人观念不改革更无法促进教育的发展。想像一下,一个博士生,他的工作是很好找的,可他得付出多少年的努力,他最有创造性的时机却在学习中磨灭了,而彼尔盖茨呢,为什么能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上了一年半就辍学了?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制约教育的发展,那就是形式主义。现在身边的评优、评先、骨干、论文、教研、作课,还有各种荣誉等等,无处不在的形式主义使这些本来能很有成效的做法成为了工具。真正的对老师的评价还是交给我们的主人——学生吧!让他们把最真实的评语写在日记里,等到10年后再给你看,你就知道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了,那时我们再评优、评先。
唯是论事,循规蹈矩,万变不离其中,
凡事皆事,方圆互补,观念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