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阳光装点云朵
收集阳光 装点云朵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叫做《火烧云》。那优美的文字和老师动情的解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几年过去了,我有幸和同学们重温《火烧云》。后来,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才知道,这篇优美动人的课文原来出自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才女之手!从此,我便对火烧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晚霞,我总是喜欢一个人跑上高处,静静地坐在那里,遥望着天际的云彩发呆。就像萧红描述的那样,随着云彩的变幻,想象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事物,直到夜幕降临。能让我这样“发呆”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啊,我曾梦想自己也能像火烧云那样给人带来瞬间的美!可这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的。
步入中年的我才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于是打开记忆的窗口,刷新一下自我,蓦然发现被刷新的心灵空间、精神世界是那样的空荡和苍白!我穿行在小教的林间,总想寻找一丝阳光,一点雨露,让心灵的云朵不再像冬天一般灰色。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南京参观陶行知的纪念馆,我们先参观了杨瑞清校长创办的行知小学,并了解到杨校长创办行知小学的艰辛历程,教师们无不为之惊叹!接着我们驱车前往陶馆,当我看到陶先生的遗物时,仿佛看到先生那朴素的身躯,那奋笔疾书的神态,那为了拯救中国贫穷落后的教育而永不停息的脚步!我买了陶先生的著作《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的故事》、《行知教育论著百篇》。
回来后,我如饥似渴的读着先生的著作,先生的一段话震撼了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相互沟通的教育。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学生,先生本来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改造中国教育,他毅然放弃了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奔赴乡村,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抗战期间,先生再次拒绝高官厚禄的引诱,把目光关注到苦难的儿童身上,创办了又一所名扬海外的育才小学,为抗战建国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觉觉人的小先生,首脑双挥的小工人,反侵略的小战士”。抗战胜利后,先生提倡民主教育,创办新型的社会大学,培养民主的、革命的新青年。在先生短短的一生中,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中去。
从先生的著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他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是先生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生活斗争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联系起来,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使教育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首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的全部彻底转变。然而,《行知教育论著百篇》中的《每天四问》:“一、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问更体现了先生的博大仁爱之心,同时也在鞭策我在各方面都要不断进步!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就像早晨一缕金色的霞光,让我心灵的云朵不再是灰色的。
然而,云朵再美没有阳光的照射,是不可能叫作云霞的。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教师博览》、《教师之友》、《班主任之友》等杂志中,教师们引用最多的教育家名言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了。我渴望买到一本他的教育专著,可每次去书城总失望而归。幸亏继续教育向教师推荐《给教师的建议》,我如获至宝地买下了,花了近两个月的空余时间读完,感觉“洋味更浓”! 《给教师的建议》从目录上就一目了然:“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评分应该是有分量的”……,每一条都是字字珠玑,引人发省。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体会、经验,他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理论以一种崭新面貌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读后余味无穷,而且百读不厌。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莫解。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