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观摹特级教师之课有感
20xx年9月踏入一小以来,曾有幸受学校领导指派,到新乡和县外国语小学观摩垂听国家级名师的课堂。听了几节课和报告会后,我个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激荡不已,感触很大,收获颇多。拨云见日,扫清尘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教学之路更为明确。下面就我个人的收获向大家作一下汇报。一、教学理念要正确
教学如果理念不对,怎样努力也不会有多大成功,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前行。贾老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应是看“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教“语文”就是教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字习文。只有时刻关注学生字词句篇的掌握情况,才算是找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否则,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一句话课堂上应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以生为本,关注全体;以练为主,激励潜质,产生动力。”说起来人人都明白,但“共做”的少,现在上课都是追求“新”,上课是上给同行看,上课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公开课的准备不是重在钻研教材,而是重在用什么“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亮点的吸引”。把传统行之有效的东西丢了。古人没有这些,诸葛亮照样舌战群儒,《出师表》照样感人肺腑。
二、教学老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自课改以来,我们学“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西峡模式”,再加上多媒体的冲击,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但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读依然很差,添字、掉字、重复、不流畅、感情不对的现象没有根本性变化。习作依然畏难,写不好,下笔没话说的现象仍然很突出。语文课堂花了很多时间,收效甚微,低效,令人迷茫。这不禁让我们疑问,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对老师有怎样要求?
经过此两次听课,我看到了专家们身上的共性的语文特质。①丰富的文化底蕴;②坚定的教学理念;③幽默创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语言评价能力;④高超的朗读能力;⑤吃透教材和学生的熟练能力。他们要求老师眼要“毒”—一看文章就知奥妙;目要“准”—一读就能提纲挚领;心要“善”—心中充满爱,薛瑞萍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权力惩戒。”;嘴要“甜”——讲究语言评价艺术,具体而又能激励。 “广博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做一个有深厚文艺修养的老师,永不停下读书的脚步。
三、教学要把“读”放在首要位置
专家们教学要求,上课应①读写结合;②读议结合;③读演结合④读想结合;⑤读画结合。始终都强调读的重要性,正符合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一课时就是指导读书和写字。指导读的时候,让学生读,注意读法指导,读出文章的感觉。要多读少问,问也是为了读。最后通过读书不分析文章就已经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意思和感情倾向,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强调范读,学生读的不好时,不可泛泛表扬,应直接指出错误,并指导正确读法,反复进行,直至读好为止。只有读的水平上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上去,才能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四、教学要实在有用
①“真实”不花架子。语文就是为了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教授母语,需诵读感悟,涵绿体味,积累,传统的成功之处,符合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应坚持。课堂需要更多的是书声,静静思考揣摩,而不是活泼无目的低效的形式;
②“简化”上课抓主要词语、句子,问题,进行反复训练。
③“不精彩”却“精彩”。贾老师刚上来就告诉我们不要关注他,他的课“不精彩”,初听让我甚为疑惑,听后方才恍然大悟。贾老师说所谓“不精彩”指的是不故意追求“表演”,而实际上课堂精彩无处不在。大胆干净幽默充满感情的评价,让学生在他的课堂经熏陶个个生龙活虎。一个个平常坐在那一动不动的也能够频频举手,妙语连珠,表现让人甚为意外。
④强调练。贾老师等特级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练,营造一种“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课堂,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语文的学习目标。
五、领会了我怎样学课
贾老师的“三看”“三不看”简洁明了,却又至理至真,道出了读文课的真谛。一看教学,不看表演。听课学课时,一是要关注别人怎样驾驭课堂;二是怎样处理教材;三是如何启迪学生;四是如何设计教案。看他们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不是看老师表演怎样好。课堂不是戏剧表演,看得是“台下十年功”老师的功底,而不是“台上一分钟,回想确实如此。原来听课,总感觉别人讲课好,但不真,感觉学不来,也做不来,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味道,越想越佩服贾老师言少而理深,真是听师一堂课,胜教一辈书。 拨开云雾见太阳,原来也去郑州听过省级公开课回来后感觉心情激荡,兴奋不已,向领导同事汇报,也是侃侃而谈,但是说说而已,无法实践到课堂中去。 二、看学生,不看老师,先看学生的读和说,次看学生的写。读说的能力可预见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