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我作主-教师随笔
我的成长我作主国庆假期,与几位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大家都觉得目前各校十分重视。这当然是好事,但几位朋友却大倒苦水。一位朋友说:学校扛着教师专业发展大旗,名正言顺地给教师“加负”。规定教师每周要写1篇“教师论坛”发言稿,1篇学习材料推荐稿,2篇说课稿,2篇评课稿,5篇随笔,还要课课有反思稿,月月有论文稿……样样要“稿”,忙得教师不知如何“搞”才好。其实学校要这么多“稿”,无非也是为了应付上级的“专业成长”检查之用,而教师能否真正成长,学校是不考虑的。我哑然,也不敢私下揣摩领导者意图。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第一资源”。在教育史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关注。教师能否实现专业化,学校拥有专业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推广落实的关键。因此每一份教育改革方案和每一份学校改进计划都强调高水平的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专业发展而服务。可是有些学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望师成龙”心切,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有的学校“教师成长计划”没有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能力大小、不同知识需求的教师个体的需要出发,一方情愿地强暴了教师的意愿。教师的起点、能力毕竟是有差异的。教师中毕竟还有大多数“贫下中农”,无论在物质基础和思想理念上都还不具备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条件。再说培训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与方式的确定都由学校一手操办,对教师个体的培养方向和发展的确定也由学校包办,而不是个体自我的学习行为,所以较难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甚至反而严重束缚了教师的个体发展,特别是一些过于形式主义的问题,更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我们要清楚,教师的成长要教师作主,学校不能也不可能能包办教师的成长。说实话,教师教育能力说到底关键还得靠教师自己。我们不能按照自已主观意愿,成批生产“专业”教师。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学校开出完全一致的花朵,更不能要求各种花朵只散发出一种芬芳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教师是玫瑰花,而另一些只是杜鹃花,从而要求杜鹃花也改变成为玫瑰花。我们只能希望他们都开出真实的花,散发出各自的芳香。基于此,为了让教师散发出自已的芳香,我盼望学校能够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各种充分的营养;盼望我们的管理能够施以合适的阳光;盼望学校开始对教师进行“强迫性地解放”,能够允许教师真正做到“我的成长我作主”。这既是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
朱小蔓教授说过“教育改革除了自上而下进行,更需要自下而上进行,需要来自教育活动现场,特别是课堂里的经验。”因此我提倡“我的成长我作主”的重要培训形式应是师本培训。师本培训是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提升。它有别于“他训”, 一切以适应心性为准则,始终是以满足自身成长的需要为目的。师本培训没有硬性的时间限制,不必应付繁琐的检查,不必进行勉强的创新,不必拘泥于上级立项项目,也不必拘泥于学校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每个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培训”变为“主动培训”,明确自己的行进方向,享受着“自训”的乐趣。教师可总结和回顾自己的特色,所教学科的要求,认真分析一下个人的心理倾向性,发掘自身的潜能。哪些方面是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些优势和长处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际效果如何。从中理清思路确定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逐步加以培植,使之健康发展。从这点来看,师本培训可能是比校本培训更有实际价值,也更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