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文秘114原创投稿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几乎每一个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用到提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也不少,一些教师把课堂提问简单化,提问缺乏艺术性,导致教学效率很低。由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认真研究设计课堂提问,努力讲究提问的艺术性。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优化问题结构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问题情境,相似的思维方式,只要找到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这种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可称为迁移法,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提问策略之一。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正方向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所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解决问题提。①分别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②用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能否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像,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③动手测量数据,填写操作实验报告,找出求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二,优化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克服的带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性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如果提问对象是接收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应多以认知性问题为主,直问直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的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办到的。
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如果问学习困难的学生“梯形的面积是如何推算出来的?”还不如问“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或“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这样的提问难度小,他们都能够回答出来。这样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的信心,促使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同时,教师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优化提问策略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的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如:某教师在教授“探索因数变化的规律”时,教师先呈现了18×24=432
引导学生观察“9×48= 108×4=”的因数与上式比较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汇报后,师提问:“像这样,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不变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吗?”学生尝试后反馈,学生A:“我写的是36×12=432。”学生B:“我写的是72×6=432”学生C:“6×72=432。”还分别讲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D:“90×8=720”他刚毅说出这个算式,下面的学生就嚷嚷,不行不行。教师把这个算式写到了黑板上,问:“说一说,因数怎样变化?”生D:“18扩大了5倍是90,24缩小了3倍是8。”教师打断了学生的发言:“你是按老师说的规律写的吗?”生D:“不是。”师:“按老师刚才说的规律再写好吗?”紧接着教师把刚才写的算式给擦掉了,然后教学继续进行……
这位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因提问的不当而错失了一次极好的教育契机。学生D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不是意外,也可能是学生很容易出现的共同问题,也是本课的重难点,而打开这里的思路症结,教师如果适时的提问:
四,优化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要因问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
不能篇篇使用一种固定模式,这就是“大体须有之,定体则无之”。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掌握提问的技术,优化提问的方式。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了解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