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发言材料6000字
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最初的教育梦想
十六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一所私立学校的代课教师,此前我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当老师、能当老师。上中专读的是农校企业管理专业,学长们毕业一般都分配到乡镇工作,没想到自己进了学校、站上了讲台,这一站就是两年。现在想来,真要感谢那两年的代教经历,因为正是在渭南市那个偏远小镇的那所小小学校里我的教育梦想开始生根发芽了。最初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时四、五年级的孩子童心无邪、纯真可爱,与孩子们相处总感到自己也是个孩子,可永葆年轻;二是自己从小就喜欢给小伙伴们讲故事,很享受三、五个小伙伴认真听我说话时的那种感觉,站上讲台放眼望去一下子有这么多听众、专注的期待,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因为喜欢,所以执着。我知道,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还需要深造、需要提升,两年后也就是2002年,我毅然踏上了普通高中这条自己在6年前曾经绕开的梦想之途。进入高中我求知若渴,虽然困难重重但两年时间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2004年我如愿考入了宝鸡文理学院物理系。大学期间,我的梦想从未改变,特别是连续四年暑期支教的实践,让我的教育梦想更加坚定、更加清晰,那就是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很赞赏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人总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作为教师,最初的梦想肯定是有的,但最关键的是坚持、是努力。
二、现实的教育求索
**年9月大学毕业,怀着激情与梦想我走进了**中学,开始了我的教育求索之旅。或许因为最初的梦想太美好,或许因为现实的教育太艰难,刚刚开始的几个周,疲惫、彷徨甚至失落,但初衷不改、梦想犹在。人常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的理解是育人教书,育人为先。教育部**年3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回顾8年来自己的班主任经历,我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9月—**年7月),用腿用眼,勤勉育人。在我们学校,作为年轻班主任通常是先带普通班,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行为习惯不够好,这样班级最能锻炼班主任。育人突破口在于班规班律教育学生守规矩、学做人,管好班级的关键在于“勤勉”:勤请教、勤跟班、勤观察、勤督促、勤反思。这期间我先后担任过3个普通班的班主任,特别是**—**年担任课改实验班(中考均分298分的72名“择校生”组成的班)班主任,更是“勤”字发挥了稳定班级、促进成长的重要作用。我的《烙在那一年的教育印痕——**届高一课改实验班轶事》被录入**中学七十周年校庆文集《教坛撷萃》。
第二阶段(**年9月——**年6月),用心用爱,文化育人。**年我接手了一个理科普尖班——高二8班,或许因为学生差别明显,或许因为自己素养提升,我眼中普尖班的学生,个个都很优秀,人人都有亮点,我确定的管理策略是用优良的班级文化促勤学、修涵养,重点途径是倾注爱心、文化滋养。班级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班级文化要素完备,包括班名、班训、班徽、班歌、班约、班规等。**年高考全班72人59人过二本线,其中一本32人,这一优异的成绩证明了班级文化在综合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年9月以后),用脑用心,智慧育人。**——**学年,我接手了高一奥赛班——高一2班,学生的层次更高了,怎样带好这样的班级对我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挑战。但实践留给我的却是遗憾,一年下来在同层次的4个班里我班的学习成绩相对落后,高二分科时没有一人冲进理科火箭班,学生整体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分析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太过相信学生的自律性,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班干部选拔培养不够到位;二是对几名聪明但调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到位,特别是没有争取到家长的配合,他们在班上的负面影响较大。对此,我开始思索怎样才能提高效能、智慧育人? 带着这样的困惑**、**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多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聆听到了李镇西、段惠民、华林飞、陈宇、汪志广、陈宇等教育名家的报告,在管理理念、育人情怀方面有了更多的感悟与提升。
秉持“以人为本、坚守良知”的教育理念,发出 “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优秀的父母”的呼吁;胸怀广博、远见卓识,提出了“教学生3年,要想到学生未来30年”的倡议;善良博爱、耐心智慧,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别具匠心且卓有成效,提炼出“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的校训;豁达乐观、永葆童心,拟定了“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座右铭。这些是李镇西老师一生投身教育悟出的至理箴言,对我们育人工作应该有所启发。
当了8年老师,做了8年班主任,我对年轻班主任工作的建议是:每学期做到“五个一”,即:参拜一位师傅、研读一本好书、加入一个论坛(或QQ群)、撰写一篇文章、转化一名学生。在研读好书这方面,如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张万祥老师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还有《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国德育》等教育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班主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论坛、博客、QQ群等展开学习与交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班主任之友》杂志创建的班主任之友QQ群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交流平台。
作为班主任,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育人实践活动,其间得失感悟、万千滋味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如果没有反思与总结,那么实践永远只是简单的重复、乏味的拖行。自己在这方面虽然也很努力,但仍有很多缺憾,因为许多的育人故事、教育感悟没有及时总结记录,8年来,写了20多篇教育随笔,在校报、校刊、杂志上公开交流或发表的仅有6篇,其中给《班主任之友》连续投稿多次,直到第4篇文章《三年求索,其路漫漫》一文才得以在**年第12期上公开发表。
抓住教育契机,深刻反思探究,及时撰文总结,对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一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专业的教学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沉淀,需要积累。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教授曾说过: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8年来,我经历了两轮高一至高三循环,外加两次高一教学磨炼,我的主要体会是:挖掘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表,践行校本研修的方略图。
怎样提升内驱力呢?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把每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认真的做好就是不容易。”我觉得作为平凡的教师,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就该潜下心来教书育人,把教学这一件事情努力做好,此生足矣。我也觉得自己挺幸运,在**中学这个大家庭里,先有学校教师成长“青蓝工程”和 “一三六十”培养计划,后有省教育厅推出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规划,推动着自己很快地明晰了专业发展方向、清楚了专业成长路线。
我认为,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校本研修的确是有效的捷径:
第一,自主研修,积淀厚度
1.钻研课标教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学科教学的灯塔,其中渗透着新课改理念及学科思想精髓,只有熟悉了课程标准,才能够高效准确地研读教材。研读教材通常有三重境界,一是读懂,二是读透,三是读活。其中读懂主要是明确知识体系,读透主要是领悟编者意图,而读活则是恰当取舍整合。
2.扎实专业功底。教师专业功底包括教学语言及规范书写等基本素质、教学设计与课堂调控等基本技能、教材整合与问题解答等基本能力。在夯实专业功底方面,主要途径是研读专业书籍、求教师傅指导、同课异构反思、加强习题训练。
第二,同伴互助,拓展宽度
1.虚心听评学习。教研组内听评课研讨活动,是教师发展的练兵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本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参加听课,需要做到有备而听、有的而观、有序而记、有思而议;本着互助提高的目的开展评课,评课宜于小而准、诚而精。
2.珍惜赛教机会。各级各类赛教活动,是教师成长的加速器,特别是赛前磨课,对于教师剔除课堂浮华、回归教育本真、完善教学细节、提升教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赛教是一种历练,更是一次萃取。本人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也就是**年,积极参加校、县赛教,有幸代表**县高中物理学科参加了“**市第二届新课程优质课展评活动”,在参赛前得到了师傅安登芬老师、师训教研中心詹先锋老师的悉心指导,最终荣获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次参赛于我而言意义重大,之后我还参加了县、市理化生实验技能大赛,这些都为后来参加县、市、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题研究,挖掘深度
教师如果只是教学而不做研究,则教学可能会缺乏深度,进步缓慢。教师做研究主要是立足实践,加强反思,我们可以不做太深奥的理论分析,但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他人的课堂、关心学生的学习,运用课堂观察、记录技巧,反思诊断、评价效果,反复实践,逐步改进。
教师做研究应当立足课堂实践,选取有价值、可操作的小课题,制定计划、真做实干,重视过程、提炼成果,回归实践、检验完善。其研究路线是以课堂为焦点、以课题为载体、以研究促成效、以成果馈课堂。
**年,我申报的县级小课题《新课改理念下**县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团队成员的齐心合作下顺利通过了结题评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召开开题会,明确研究的价值、方向、方法、进度,之后查阅文献、开展调查、听评研讨、提炼总结;在中期会议上,交流研究进展,研讨问题困惑,商定解决方案;结题总结会上,汇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后来工作站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年10月,省教育厅、人社厅联合授牌成立教学能手工作站,我选定将县级小课题做实做深,申报课题为《生本理念下陕南高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分解为4个子课题,依照研究计划,各个子课题组均有研究成果呈现,成果形式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微课作品等,特别是子课题《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力学简课设计体例》,成果突出,形成 9万字的书稿,定稿后将联系出版社出版。5月9日工作站在上海进行了中期汇报,得到了与会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第四,专家引领,提升高度
1.感悟名师思想。年轻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往往会遭遇瓶颈,突破瓶颈的关键在于名师引领。聆听名师讲座重在领悟其思想精髓,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困境,内化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通常名师的思想会用渗透在教育教学案例之中,其案例往往看似平淡无奇,听众感觉在自己身边也曾发生过,但名师专家处理案例的视角、方式可能会别出心裁,达到绝佳的育人效果,专家的思维方式应是我们学习借鉴的重点。
2.提升理论水平。听取专家讲座的目的在于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实践能力,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听前激动、听时感到、听后不动。为了真正发挥名师引领的作用,我们应当听完后及时总结,反复领悟,结合实际,积极实践。
3.锤炼专业技能。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承担着示范引领、送培送教、辐射帮扶等任务,自去年12月7日工作站启动至今,开展了一次送教到神河中学的活动,站长或成员参加了2次培训,承担了4次培训,工作站博客发布工作简报15篇,点击量9800多次…… 在工作站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自己与工作站成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再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关注、支持我们工作站的发展,为了我们共同的教育梦想而不懈努力。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积淀厚度、拓展宽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莫言曾与奋斗的年轻人分享共勉了一段文字:“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
四、坚定的教育理想
第一,克服职业倦怠
有研究表明,教师工作的第五至七年可能就会出现职业倦怠,这一时期也是教师分化的关键时期。怎样克服职业倦怠,坚定教育理想呢?我引用三位学人的观点来说明:
第一位是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县委书记陈行甲,他在母校清华大学**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时对学弟学妹们提了三点希望:其一,希望同学们坚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揭示了信仰的特点,就是完全自觉自愿、不讲条件的相信。人总要在内心里相信些什么,给自己一个活下去和奋斗的理由,从而赋予自己人生的希望和向上的力量。说到信仰,头脑中总会浮现雪山之下,经幡飘动,那些虔诚的一步一匍匐的行者,在别人眼中,他们是苦行僧,在他们自己的心里,他们是充实幸福的朝圣者。其二,希望同学们坚持做一个干净的人。把人生看远一点、把职位升迁看淡点、把名节看重点。其三,希望同学们坚持做一个有爱的人。他引用了罗素的英语文章《我为什么活着》,其中第一段话是“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弱势者的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期待学弟学妹们不负母校,不负青春!
第二位是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年5月8日,我很有幸一睹87岁高龄于漪老师的风采,她做三小时的报告中间不休息,内容不重复,语言干练,句句珠矶,条理清楚,浑然天成。她提出中国教育就是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基础教育是为国民素质打基础的,教育的一头挑起学生的现在,另一头挑着民族的未来等观点,她以自己毕生倾注教育事业的博大情怀,感染着听者、默化着听众,让人内心油然生出一种献身教育的信念,顿觉内心无比强大与澄澈,这应该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彻悟,对民族未来的守望吧!
第三位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眉县)横渠镇人,其经典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言简意宏,传颂不衰。作为平凡的教师,我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先贤的境界,但作为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不懈追求的一种教育理想,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践行。
第二,常怀感恩之心
**年7月,参加省级教学能手大赛结束后,我及时总结反思了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除了个人努力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支持、同事帮助、专家指导,这成绩包含着很多人的心血与付出、鼓舞与扶持,当时我撰写了2000字的分析报告,在暑教会上进行了交流。
我深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勤奋努力,但更离不开团队的辅助支持,我庆幸自己能够在如此优秀的团队中工作、成长,我感谢学校、感谢学科组、感谢同事专家,是他们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是他们的付出与帮助,让我在教育教学求索的路上走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我会加倍努力,追求卓越,常怀感恩,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