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教学的精准扶贫心得
连日来,**乡广大教师扎实开展了进村入户,认真核查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等教育精准扶贫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也加入了进村入户核查的行列,结合自己所做、所看、所思,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一些感想,也谈谈自己对精准扶贫的一些粗浅认识。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按照政府规定,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以下的属于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
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我认为精准扶贫需要新思路:“扶贫”更要“治贫”。
精确识别这是前提,精确帮扶是关键,精确管理是保证。
扶贫项目要“精”,扶贫对象要“准”,扶贫措施要得力,扶贫的结果是“富裕”。
精准扶贫的目的是要使贫困对象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因此,光“扶贫”不行,还要“治贫”,就是要找到贫困的根本原因,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从根本上治理贫困。
所以扶贫的重点在“帮扶”,一帮二扶,“帮”是帮助让贫困对象找到致富的路子和途径,“扶”是扶持、扶立,让贫困对象“站立”起来,像永久地进行用自己的腿走自己的路,不再需要别人扶着一样。
这跟教婴儿走路的道理一样----“教是为了不教”。就是当婴儿刚开始不会走路,大人用手牵着,用物体支撑着,让他慢慢的、一点一点地站立起来,再让他迈开脚步慢慢的、一点一点地前进,最后大人放开手,让他自己学习走路,久而久之,小孩就会自己走路了,大人也可以放心不管了。这期间,不仅需要大人的外力帮扶,而且需要大人从精神上鼓励,不停的帮扶,不停的鼓励。
由此,我们可不可以在精准扶贫方面也能得到的一些有益的启示呢?几年、几十年的扶贫工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就是成功的经验所在,我们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更要深刻进行反思,同样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我们能够让“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而最终却依然没有能够让“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也甩掉贫困的帽子呢?是改革开放的不彻底?还是改革的春风没有吹到这些贫困的地方来?还是这些人没有积极的加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来?还是这些人的思想依然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解放?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具体工作中,“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怎样?”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把工作做深做细做精准。
其实,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除了“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以外,还有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原因,比如接受教育的程度;还有思想上的原因,比如懒惰;还有身体方面的原因,比如身患疾病;还有外在因素的原因,比如受到意外事故伤害等造成的贫穷等等。
当然,贫穷不是意味着就是精神上也贫穷,但是,无可否认,贫穷的根子除了外界的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因素,在素质、在思想、在教育、在人力、在技术、在精神上。
要从精神慰藉、思想教育上下功夫,让贫困对象深刻认识到,尽管贫穷并不耻辱,但是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要学会自己奋发图强,在“群众点菜”“政府下厨”的精准扶贫契机中,奋勇前进,找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赶上时代的步伐,搭上改革开放、精准扶贫、建成小康的历史快车,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不落下一人,没有一户例外。
所以,精准扶贫不仅要做到项目扶贫、技术扶贫、资金扶贫,更要做到政策倾斜扶贫、精神慰藉扶贫、思想教育扶贫、环境改善扶贫、教育均衡扶贫,这也许正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因此,精准扶贫的精准,就是要对贫困对象的贫困原因查找精准,这样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有策略的实施帮扶,才能达到帮扶的效果,就像因材施教一样。
例如,按照精准扶贫“六到农家”要求,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但是这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需要贫困对象的积极参与吧,尽管政府给钱、给技术、给机械……但是涉及到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所需要的用地问题,需要贫困对象支持吧,如果他们思想不解放,不支持,仅靠政府的力量能成吗?实施“富民搬迁”解决住房问题,但是就有个别人,就是老眼光,就是不肯搬迁。这需要从精神上、思想上、观念上解决问题吧。
例如贫困山区村村通公路的问题,这是早在2000年前后都要解决的问题,也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痛心的看到有个别村组,至今还没有通水泥路。有的是刚刚才修通的,这些地方的人仅享受通村水泥路这一项优惠政策都要比别人晚十几年。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人的思想不解放,不支持新政策,修路一不出资,二不出力,三不出地,四还要阻挠,说修路挖断了龙脉等等。难道让政府的工作人员来给你把路修好了你再走?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个道路难道还不懂?
再如,**省**县**乡有个自然村叫**村。该村原有6个村民小组,有860个人口。由于山大人稀、土地贫瘠、矿产贫乏、资源稀少,是个典型的贫困县中的典型贫困村。
但是,该村绝大多数勤劳勇敢的村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有的进入沿海开放城市进工厂务工,有的到矿区采矿挣钱,有的在建筑行业发财,还有的到国外发展,这些富裕起来的人,干脆有的搬进了城里,成为市民;有的搬迁到平原地带,过上富裕的乡村生活。由于大量的人口搬迁,现在村里仅剩不足200多人,这留下来的200多人,分享着以前860人的房屋、土地、矿产、山林等资源,加上自己的努力,也都盖起了小洋楼,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
试想,如果**村的这些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依然老眼光不变,死死地守在村里,靠着开垦土地种粮食养家糊口,能离开贫困村,走出贫困县,能脱贫富裕吗?那他们不还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贫困村里的贫困户,贫困户里的贫困人吗?不还是需要政府来研究如何帮扶他们吗?
“治贫先治愚”阐释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贫”是“愚”之果,“愚”是“贫”之根。
“愚”表现在: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思想观念陈旧,农业科技推广受限。三是农村家庭教育投入较少。
“治贫先治愚”给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加强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加大教育投入,要树立智力扶贫或科教扶贫的理念,将治“愚”、脱“愚”摆在扶贫工作的首位。
精准扶贫的目的是精准脱贫。必须“扶贫”和“治贫”双管齐下,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贫困对象,方能见实效,见长效。
只有让贫困对象精神上富有了,思想上积极了,素质上提高了,教育上达标了,技术上掌握了,人力上健康了,才能够达到自己脱贫,永久脱贫,真正脱贫,走向富裕,达到小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