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汇总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汇总,请大家参阅!
范文一
【**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按照《**省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确保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活动组织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学生的研究活动。
一、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的主要目标如下:
1、对学生: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对教师:
(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4)培养科研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特点
1、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2、课程特点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3)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完成。
(4)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1)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2)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对于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将这些资料积累起来,成为广大师生共享并能加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是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3)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校应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状况,形成有地区和学校特点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同时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另外,教师要在日常的各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对于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课程管理
1、组织管理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全校教师都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具体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安排和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与协调工作,并尝试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
(1)教务处——日常管理
教务处主要负责场地活动设备的组织与协调,各活动场馆的定期开放,为学生创造活动的便利条件。
(2)教科室——组织与策划管理
教研室主要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的组织与策划,组织老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校本培训,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同时,从经费、设备、仪器、资料、场地、人员等方面为师生提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条件。
(3)德育处——保障管理
德育处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年段和班主任对活动的指导与具体管理,做好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教育,为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
(4)学科组——研究管理
各学科的科组长负责落实本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指导任务。
(5)年级组——协调管理
年级组在级长的领导下,按计划严格落实课程活动计划要求,协调本级的班主任及各班级之间的关系。
(6)班主任——具体管理
班主任要协助好本班级的学习动员、学习经验交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参加与报名组织工作,落实活动的常规教育等。
(7)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强调自律、自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其中各课题小组中课题组长与组员合理分工,协调研究,相互促进,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
2、课程安排
(1)开设年级 研究性学习课程高一至高三都开设,每个教师每年至少指导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每生每学年至少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三年内必须至少完成3个课题研究,才能获得必修的15学分。
(2)课时安排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平均每周3学时,其中学校统一安排1学时,另2学时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主要用于集体教育、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
3、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一般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基本组织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研究,小组一般由本班内4—8人组成,设组长一人。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比例等,需要时与学生协商做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暂时不提倡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组建小组。
课题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课题信息的搜集、资料的整理、实验的设计、数据的纪录、图表的绘测、论文撰写等项工作都要有明确分工。做到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有独立的任务,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四、研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培训教育。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评价。
各班每个课题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种方式在班中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小组展开互评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推荐出优秀课题参加级的优秀成果展示。
六、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评定
对研究性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完成15个学分。学生每年或每学期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三年累积不少于3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学分满分值为5分,每个学生必须取得15个学分,方可视为合格。研究性学习认定条件为: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录;有课时保证;由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有课题研究成果。
学分认定由指导老师提出意见,由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1、评定依据
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五个方面的材料:(1)开题报告;(2)活动过程记录;(3)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4)总结与体会;课题研究学习成果; (5)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的结论。具备以上五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2、评定原则
(1)参与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得规定学分。
(2)过程性
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
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学分。
(4)规范性
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研室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制度。
3、重视三个环节
(1)开题阶段的评价,主要评价课题形成的问题意识,课题的可行性、合理性。
(2)学习探索阶段,主要评价信息的集取与处理,针对学习问题开展的实践活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小组的整体精神等。
(3)结题阶段,主要评价凝练观点和科学论证的能力、语言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针对问题的反思与总结能力。
4、评定过程
第一 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第二 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第三 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及指导教师意见等。
第四 教务处签章给予学分认定。备案。
第五 如对学分认定持有异议,可提交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范文二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二、社会实践的内容
1、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也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团活动:可以郊游,参观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
三、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由5-10个学生经自由组合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小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四、学分配置、认定与时间安排(社会实践课程共6学分)
1、军训(2学分):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不少于一周,①考勤记录 ②个人总结 ③班任或教官签名
④相片和奖状等证明材料。时间1周,且满足相应条件,可获得2个学分。
2、社会参观、社团活动与社会调查活动(2学分):社会参观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社团活动和社会调查由学生自行安排,小组成员不能少于5人,时间安排在高二阶段,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①参加活动证明(由学校或活动单位提供)②调查计划、报告③相片和奖状等有效证明材料④教师签名。时间累计1周以上,且满足相应条件,可获得2个学分。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2学分):①参加学校安排的学生值周活动,每学年第一学期安排高二级学生值周,第二学期安排高一级学生值周,人人参与。②当班主任助理,管理班集体,填写管理表。③参加包干区清洁,有小组长的证明。④参与宿舍轮值,有宿舍舍长的证明。⑤参加课室值日,有劳动委员的证明。时间累计1周以上,且满足相应条件,可获得2个学分。
五、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选出10个活动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交流大会,评选出优秀活动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时间安排在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后(5月上旬)。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完成学分登记。
六、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②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③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④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⑤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3、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管理。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具体考评方法如下:
①军训评价:详见《**中学学生军训实施方案》。
②主题活动(社会调查)评价:
评价内容:主题活动评价要考察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考核等级:考核得分实行百分制,其中活动选择与活动设计占10分,出勤情况占20分,实践活动态度占20分,承担任务完成质量10分,活动成果和社会效益占20分,活动创新性和实践性占20分。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89分为B等,60~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其中C等及以上可获相应的学分,D等不能获相应的学分。
③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也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考核等级:从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考核。活动用时合计不少于7日;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可进行定性评价,使用"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等描述性语言。
4、评价学分认定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主任或导师初评、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教导处登记学分
七、奖励与重修
对于那些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他们付出了努力且有了丰硕的收获,等级认定为A者,学校给与表彰;对于三项活动评价均获A等的学生,学校给予专项奖励;如果社会实践成果经专家认定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学校给予特殊奖励。凡在考评中等级认定为D等者,要求重修,也可另选活动项目。
范文三
【**中学社区服务实施方案】
社区服务指学生在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的以服务社区、发展自我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性、志愿性的活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社区服务占2个必修学分。高中3年,学生共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可获得2学分。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保证课程改革在学校的顺利开展,我校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社区服务课程的目的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社区服务课程内容
社区服务属义工或志愿活动性质,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包括:
1、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如
(1)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及系列主题宣传日活动;
(2)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村委)文化管理、文化宣传,布置文化宣传长廊、展版,进行文化咨询;
(3)进行城乡科技、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城乡文体活动;
(4)组织同学在所在乡镇、街道开展文化宣传,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破除迷信。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
(1)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2)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公园、学校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管理;
(3)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某一道路、厕所公共清洁卫生管理;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政管理助理,帮助维护街道卫生、清理牛皮癣;
(5)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
(6)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街道交通管理助理,协作交通管理。
3、帮贫助困活动,如
(1)进行社会福利院的“爱心接力”,为所在乡镇敬老院孤寡老人提供服务;
(2)开展扶贫捐赠活动,为所在乡镇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提供服务;
(3)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帮组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学习困难学生校外辅导员。
4、行业辅助性活动,如
(1)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
(2)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
(3)担任所在乡镇、街道某一企业管理助理或义务监督员;
(4)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行帮忙;
(5)支援农忙等。
三、社区服务的要求
1、从学校或居住的社区中选取主题,从身边的事做起,体现锻炼自我的目的;
2、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服务社会,尽量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发挥自我优势;
3、要关注居民基本生活,关心他人,帮贫扶困,为人民服务;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要热爱家乡,在社区环境建设和街道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爱护环境,在家乡水资源保护、环境治理、耕地利用、废品的回收与利用中发挥作用;
5、要高素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热情有礼,在服务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充分体现平中人的精神。
四、社区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除了学校根据需要适当安排一些以团队或班级为单位的服务活动外,社区服务一般由学生自己选择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或总时间不少于60小时)。在高二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价,特殊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迟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
社区服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一般在三人以上,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不限本班级。学生可在一个固定的活动小组完成所有的社区服务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加或组织不同的活动小组。小组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方案应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小组参加活动所需要的交通、购买劳动工具等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不同的服务项目(或不同的服务对象)要分别填一张《**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
社区服务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具体由学校团委和年级组长负责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区服务活动负责。社区服务小组可根据需要聘请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所分管的社区服务活动小组负责。
五、社区服务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体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3、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填在《**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与地点进行考察分析,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服务区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每项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可收集一些活动相片,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文章。
5、总结交流。每学年各班级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交流的内容应有《**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或录象等。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6、学生汇总每项社区服务活动的原始材料,把填写的《**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及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粘贴在一起装订成《**中学社区服务登记手册》上交,由学校组织考核评分。
六、社区服务的评价和学分认定
社区服务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量和态度、服务质量,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评价的依据是学生上交的《**中学社区服务登记手册》。学生自主安排的社区服务由接受服务单位负责人签章证明,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负责教师签章证明。具体评价标准见附表2。
评价及学分认定程序:
学生上交《**中学社区服务登记手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核实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学校学分管理委员会学分认定——教务处学分登记。
凡考核评价达到60分及以上者便可获得2学分。
凡在考评中不合格者均要求重修或补修,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监督执行。学生对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评持不同意见,可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