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下水,方知鱼之乐
——漫谈"下水作文"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是一个蹩脚的作家”,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一个经常动笔磨练自己的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将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相结合,否则,面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讲解都将是干涩、缺乏生命力的。相信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套属于自己的写作理论,但真要各人拿着自己的“理论武器”,“挽起袖管”,“真刀真枪的上战场”,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似的轻摇羽扇、从容淡定、谈笑风生。并不是我们缺乏写作能力,而是长时间没有写作实践训练,思维僵化、笔头生涩、素材枯竭,面对写作教学,就只能是如赵括般“纸上谈兵”了。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空谈家”,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课后摊开作文纸是“一字千金”般,难于下笔。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我经常拿起笔,记录生活、抒写情绪,甚至与我的学生同场竞技。姑且不论作品的质量高低,但我确实感受到了动笔的乐趣和益处。
教师动笔写下水作文,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榜样式”的动力。我带的是理科学生,他们都沉浸在自己计算、推理的世界中,缺乏文学的想象力和学习语文的热情,更不要谈作文了。面对如此“疲软”的语文学习市场,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只好拼了。为了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我公开与学生“叫板”,告诉他们我等着他们的挑战与征服。课堂上不仅详细地讲解写作知识,更要把自己所讲的理论运用于写作实际中,在他们动笔之前,我往往会亮出我的文章。既是示范,又是挑战。在上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抓住人物描写要突出个性特征的方法大做文章,以身边大家都认识的人为例写了一则短文,先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然后给学生布置了相同的写作训练题。由于我的示范作用,同学们热情明显提高,再加上我的“激将法”(向全班同学发起挑战,等着他们的征服与超越),群情激昂,大家憋着劲,跃跃欲试。课后,我的学生还把我写下水作文的事当作在别班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我不敢苟同这种做法,但我真的感受到其中巨大的带动作用,当然,本次训练的结果也差强人意。有了这次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比如学写《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方法、学习《过小孤山大孤山》里陆游的写景技巧等。在我的一次次带动下,我的学生写作畏难情绪明显降低,他们甚至会在周记中默默地练习课堂上学习过的很多写作技巧。
下水方知深与浅,伸脚才知冷与烫。作为教师你只有亲身体会,才知每一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如何打开思路、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如果只是想当然,按照自己的理想标准去要求学生,其实师生间已产生了隔阂:教师认为学生的理解力不够,执行力差;学生虽不说,但心里肯定责怪老师只是一个空谈家,不顾学生的死活。这就如打仗,枪炮还没响,将帅间已离心离德。如果在学生动手只前,老师先按照自己的要求动笔试试,那结果大不一样。写作过程中会碰到过哪些难题、哪个环节很棘手,教师心里一清二楚的,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辅导会更有的放矢,也不会过分地苛责学生。再加上自己的文章实例,对学生既是启发、带动,又含有抛砖引玉式的期待。学生对所讲的知识会有信服式的理解、接受,他们会认为老师是“自己人”,而不是只发号施令的“长官”。
笔头越磨越顺溜,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在慢慢提升,想象力不断丰富,特别惊喜的是,我发现自己在读书中的领悟力也在逐步提升,能更好、更多地领悟到文字中所蕴涵的乐趣。以前读书,更多的是关注故事情节、主人公命运的起伏曲折等这些最浅层的东西,现在我会更多地关注作者写景记人、凸显主题的一些章法技巧。《平凡的世界》我读过多遍,上学读时,醉心于主人公曲折命运的跌宕起伏,跟着主人公或哭或笑;工作后读它,更多的感动于主人公面对困境坚韧、自强的品性;最近又读它,突然发现自己在感动的同时,对路遥的写作技巧上的东西更感兴趣了。比如,路遥在书中的每一次景物描写深深吸引我,我开始琢磨这些景物的描写在特定章节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每一次草绿、草枯,在我的心里生发出别样的情绪。读季羡林老先生的《寂寞园花红》,我惊奇于先生笔端下那些平凡的花花草草,为什么会散发出奇异的特质,变得那么有情趣,其实是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体悟,毫无痕迹地渗透其中,润物无声般地滋润着读者的心灵。细想,这些小小的进步,其实都来自于自己动笔后的感悟和自己写作实践的要求。
经常动动笔,会发现生活其实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自己去发现、去撷取。经常动笔写写东西,我发现自己的心境平静、细腻了很多。我可以静心读读书,对自己有感触的文字还可以写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开始观察周围景物变化、感受亲朋好友的喜怒哀乐;我也可以偶尔将自己的心情诗意外化,写点小散文之类的。春观花开无声,秋写黄叶曼舞;外观世情,内悟生活。于是就有了《三月,静待花开》《四月,落花在心》《一窗秋色待君赏》等小文字的产生,尽管难以登大雅之堂,但看着自己空间日志在一篇篇增加,我心里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水中漫游的乐趣鱼儿最清楚,要体会鱼儿的悠游之乐,那只能脱鞋下水与鱼同游;作文教学中的苦与乐,只有学生最清楚,要摸清写作教学的命脉,只能提笔与学生同进退。苦于共,乐共享,我相信,终有一天师生都可以成为作文长河中悠游的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