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曾经任教过低年级的教师都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充满好奇、好玩,只要是有一点点的小声音,或是小动静都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约束力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得差,能全神贯注专心听课的时间持续不长。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问题。这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导入、讲授和总结,这三个环节中着手,去设计我们的教学。
一: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的导入方式是否合适尤为重要。结合我自己平时的教学,认真总结之后,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1、儿歌、故事、谜语导入法
采用这种导入方法,能在课堂的开始部分,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制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故事导入,现在低年级的很多课文都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刚开始老师将课文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听得有滋有味也非常认真,再让他们在有初步印象的情况下去读课文,这种方式他们不但喜欢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下一步的讲授课文做铺垫。如〈〈小母鸡种稻子〉〉、〈〈我长大了一岁〉〉等。
2、创设情景导入法
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古诗之类的课文,采用这种方法,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易于与下文有机的连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古诗内容。如〈〈锄禾〉〉。
3、设置悬念引入法
针对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在学课文之前先提出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去读课文,既调动了他们读课文的兴趣,又为接下来学课文做铺垫。如〈〈特别的作业〉〉什么是特别的作业呢?为什么说它是特别的作业呢?
4、音乐声像导入法
〈〈雨铃铛〉〉开始时播放下雨的声音,导入让同学猜引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创编句子做铺垫。
二:讲授
1.设疑启思
在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一种启蒙阶段,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读、划、思、议。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主题、提示中心的作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词句,重点设疑,比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在〈〈纪念〉〉一文中在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什么是最好的纪念,从中去抓住“到处、刻名字”和“到处、开满鲜花、唱歌”等词进行比较,了解两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明显差异,让学生知道,能使亭子变得更加美丽,吸引更多的同伴来观赏,才是最有价值的纪念。
2、游戏讲授
在低年级识字是重点,怎样去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减少枯燥的反复记忆,这就可以加入游戏的环节,如“粒”“种”就可以引导学生玩找朋友组字的游戏,粒=米+立;种=禾+中等。这是单字认字。当我们遇到一篇课文当中有很多的生字,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我们就可以采用猜字的游戏(一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3、直接突破难点
对于低年级语文课当中的古诗,我觉得应该较多的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成熟,让他们识字并完整的朗诵全诗这不是难点,难点在于让他们理解诗意。如在〈〈春夜喜雨〉〉一文中“发生”一词,大部分学生都很容易将其理解成事情正在进行,此时教师就应该直接突破给以解释。
4、演示法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单用口述学生不易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或电教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既简单又直观。如〈〈乌鸦喝水〉〉一文中,乌鸦怎样喝到水的?教师就可以借用实物演示,一下子学生就理解了。
三、总结
课堂结尾正是总结规律,理清顺序,提示中心的重要环节,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1、朗读欣赏
如〈〈水乡歌〉〉一文,总结时适时适度地播放水乡的录像片,让学生欣赏品味。让他们仿佛置身于水多、船多、歌多的水乡中,深切的体会到水乡人民的勤劳、朴实,以及水乡的繁荣景象,再通过配乐朗读,从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2、重点回顾
这种方法虽然缺乏新意,但却无华而不实之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很适用,有利于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增强他们总结概括的能力。
3、提问式总结
教师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用口头提问或其他方式逐一展示给学生,由学生集体口述或单独回答,并将要掌握的知识利用结论加以强化,再由教师重复强调正确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如〈〈丁丁写字〉〉一文中,怎样才能写好字?这样就有利于把总结、复习、巩固、检查融为一体。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其实在实际授课中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