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事迹材料供大家参阅!
五年前,我刚到秘书科工作,坐在我办公桌前面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工勤,非党员。我发现,他经常接到一个电话,一接就是十多分钟,而且听起来,似乎也不像是工作上的事情。通过打听,我才知道,打电话的人,原来是一名老上访户,因为问题久久没有得到解决,而打电话来询问。我问这位同事,你都和他聊些什么呢?他说:“将心比心,他的问题也许一时解决不了,但能有人听他诉说,和他聊聊,帮他出主意,他会舒服很多。”后来,这位同事调去了别的部门,换成了我来接听这个电话。信访人说,他的诉求已经得到了解决,让我帮他感谢这位“陈先生”。这个同事叫xxxx,49岁,xxxx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两年前,我从秘书科调到调研科工作,到岗的第一天,领导告诉我一句话:“关起门来当书记,出了大门是参谋”,这是对调研科工作者的角色定位。xxxx年,广州市拉开了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大幕,调研科适时总结出了荔湾发展中存在的6大根源性问题和3个层次的发展目标,万庆良书记亲自批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对头,关键在抓落实、见成效。期望荔湾的目标一定会实现。”xxxx年,调研科走遍了全区22条街道,总结梳理了各街道特色亮点、资源配置情况以及制约街道发展的十大难题,最终形成《进一步支持和促进街道发展的意见》,成为全区街道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调研科是“文章不写一字空”的“笔杆子”,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也是“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苦行僧”。当别人下班后与家人散步聊天、享受天伦的时候,他们还在办公室里为一个讲话稿而冥思,为一篇调研报告而苦想,甚至为了一个标题而纠结。“板凳磨屁股、灯光熬眼睛”,是对这种苦乐年华的真实写照。我们的科长梁海锋说,他想用这个团队的努力,为区委提供最好的决策参谋服务。正是源于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这个团队始终信守着这个承诺。
五年前,作为观众,我第一次参加区委办公室党总支的读书交流活动,当时有三位同志做了读书分享交流,在活动结束的时候,领导总结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但我们现在如果不学习,就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在后来的几年里,区委办党总支举办了三届读书交流活动,几十场读书分享会,上百人次参加了读书分享。党员们在活动中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不仅工作进步了,生活也更加充实了。在读书交流活动之余,各科室自发开展了“历史名人介绍”、“时事直通车”、“区情政策解读”、“8分钟读书推荐”、“文化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的创始人是黄贤青常委,他曾经告诉我,每天不管多晚,他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来看书,从未间断。他用自己的行动把我们的党总支变成了知识的海洋。
我们的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共产党员和党支部构成的,她由这些普通的共产党员和党支部创造并且决定。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党支部都拥有改变的力量。只有我们身边有更多真心对待群众的共产党员,有更多努力做到最好的工作团队,有更多洋溢书卷气息的党支部,我们的党才会变得更好,我们的事业才会变得更伟大。只有我们自己也成为这样的党员,成为这样的团队、这样的党支部的一员,我们才能说:我是一名骄傲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