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主任事迹材料
**,男,汉族,生于1959年4月,现年52岁,1976年10月年参加工作,担任**村委会主任,1980年入党,2000年11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任村干部29年以来,一贯政治觉悟高、全局观念强、宗旨意识牢。工作上敢于碰硬、善于处理复杂局面,取得了上级及历届乡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以优异的工作实绩,灵活的工作方法,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使该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民增收步伐明显,村民逐步走上了殷实的小康道路。由于成绩突出,**同志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村干部”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荣誉称号。具体表现在:
一、顺民心,攻坚克难打基础
“农村要发展,设施建设要先行”,这是**在当了多年村干部总结的经验。多年来,**村民吃水要到三四里远的外村机井拉水,大部分还要到沟里挑水,“以前我们到沟里担一回水要一个多小时,还要有劲的年轻人才能担上来”,村民这样反映他们吃水的困难,这样的状况也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让村民用上方便、清洁的自来水,是我多年的愿望”。2001年上任伊始的**,就着手解决全村饮水问题,多方筹措资金20多万元,打机井一眼,修建自来水水厂1处,解决了全村300多户村民的吃水困难,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2003年,实施了电网改造工程,更换了变压器,地埋了全村入户电线,全村通电率达到99%。2004年,**积极跑项目、挣资金,抢抓国家项目投资机遇,全村修建水窖150眼、沼气池182座、暖棚牛舍150座、饲料氨化青贮池57座。2005年,筹措资金40多万元,修建村小学教学楼一幢400多平方米、教师宿舍10间,极大地改善了村上教学条件;在教学楼过程中,由于村上资金紧缺,为不影响工程进度,**把多年积累的5万多元垫资了工程款,“就为此还和老婆大吵了一场,但是我觉得这还是很值得的”。2016年以来,争取上级支持,动员群众集资集劳,修建生产道路及下山路16条15公里、砂化道路4公里、油路3.6公里、排水排污渠道5.5公里。2019年借助全省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修建富有特色、安全适用的小康屋76户,改造108户,村“两委”班子积极筹措资金,配套排水渠1200多米、门前绿化硬化4200多平方米。“看着村里的基础设施配套上去了,乡亲们的居住条件改善多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如释重负地说。
二、聚民意,抢抓机遇谋发展
“作为支部书记,只为群众解决难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为寻找致富路子,**平时非常注意研究村上发展优势和思路,经过反复思考,他意识到要想让农民富裕起来,还得围绕土地做文章。针对全村60%的面积是山地,**认为对于发展畜牧养殖是一大优势,加之村民有养牛的传统,这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养殖业的决心。2001年开始,**发动群众在山地种草栽树3400多亩,积极鼓励发展养牛业,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全村牛存栏从2001年的260多头增加到2019年的890头,“三年养一头肉牛,每年大概出栏300多头,年收入在19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300多元”, **得意地算着全村的“牛帐”。2017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全村养牛规模,**又鼓励养牛大户李小平办起了养牛场,起初李小平极不愿意,**和村班子成员上门为李小平算养牛帐,消除思想顾虑,积极倒兑土地,衔接落实贷款20万元,动员村上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很快一个占地12亩的养牛场建起来了,当年牛存栏180多头,去年李小平就还清了银行贷款,还结余了几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牛人”。**在念好全村“养牛经”的同时,引导群众发展果品产业,到2019年底,全村挂果园面积达到480亩,户均果园面积1.2亩,全村果品产量达到950多吨,实现产值240多万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550元。今年春季,**又带领群众新栽果园720亩,并进行了果菜间作套种。在**多年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村民坚持不懈的努力,**村成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8元, “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这个支书还算没有白当”,一句朴实的话却道出了一位老支书多年的愿望。
三、解民忧,扶危助困显真情
“作为村支书,就是全村所有人的支书,就不能忘记村里的那些困难群众”。为了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2017年,**倡导成立了**村扶贫互助社,自认理事长,组建党员群众帮扶对子116对。王根林,罗家组村民,手指因意外致残,妻子双目失明,唯一的儿子因风湿病瘫痪在床,一家人的生活困苦不堪,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住在祖上留下的地坑庄子里,年久失修。互助社成立后,**主动与他结对,从生产、生活到治病、建房,无不关怀备至,他有什么事也爱找王支书商量,每年**都用自家的拖拉机免费为王根林耕种,2018年又送给两头猪仔,年底卖了2000多元;2019年利用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补助的4000元,村集体经济帮扶的2000元,**自掏腰包600多元,为王根林家盖起了两间砖房,现在全家人丰衣足食,王根林逢人便说:“没有王支书,我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呢!”。多年来,**只要谁家娃娃念不起书,谁家老人没钱看病,谁家没钱买种子、化肥,他都要管,有了就借点,没有就想法衔接贷款,至于为村里、为村民做了多少好事,大家记不清了,可这一件件实事,不知凝结着他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管事支书”,“有困难找王支书”成了村里大人小孩都知道的一句话。
由于**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为**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96年被平凉地委、平凉行署、平凉军分区联合授予“优秀退伍军人”称号,先后15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6年评为全县优秀村干部,2018年2月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平安家庭”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多次被县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果品产业发展先进村”“畜牧产业发展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20年、2019年两次被平凉市妇联授予“巾帼示范村”,2019年3月被市司法局、民政局授予“民主法治村”,2020年1月甘肃省司法厅、民政厅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