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会主席援藏工作先进事迹
代明召,1972年出生,**人,1997年取得**农业大学大专文凭,现任**市农业局工会主席。他参加工作后曾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300余篇,并在20xx年和20xx年作为青岛市技术干部两次援藏,受到当地群众干部的高度评价。20xx年,代明召荣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我对城市没兴趣"
做了九年基层农业技术员,有过两次援藏经历,如今担任**市农业局工会主席的代明召还是闲不住。9月,当记者来到**农业局楼下时,门卫想也不想脱口而出:"下乡了,他整天去住乡下漏雨的破房子,很少呆在局里。"
而当记者见到代明召时,这位34岁的工会主席说得更直接:"我生在农村活在农村,一辈子在农村,一辈子跟农打交道,我对**市区没兴趣。"
白天一身汗,晚上挑灯战
代明召是个农家子弟,最初的文凭是中专毕业,1992年,他从青岛市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下面的乡镇做农业技术员,这一干就是九年。
农业技术员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和土坷拉打交道,动不动一身臭汗,非常枯燥辛苦,时间不长,代明召的一些同学就纷纷改行或者下海。但代明召干得很有趣味,他不仅没有放弃的想法,反而天天晚上带着一身臭汗挑灯搞实验,等研究出点成果了,他就把这些心得写成文章,一写就到夜里两三点。
那时候,农业技术员的待遇非常低,不过代明召的文章很容易发表,每月光稿费就有七八十元,后来代明召把他所有发表的文章一整理,竟然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就有300多篇,样报、样刊把老家的柜子都塞满了。
由于代明召做得比较出色,单位曾经想送他到加拿大学习和工作,当时已经出国的同事无论在待遇和环境上都比国内好很多,这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好机会。但此时代明召的父亲病了,住在青岛市肿瘤医院,而岳父在潍坊住院,代明召忙于两地奔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出国机会放弃了。得知这个消息,很多人替代明召惋惜,瘦得皮包骨头的父亲也搂着代明召直哭。
"逆境中才能出人才,人千万别向命运低头,我本来就是个农家子弟,什么活不能干,什么苦不能吃?别说放弃一次出国,就是让我现在去码头扛包我也干得了。"代明召这样安慰自己。
就在代明召为两边亲人生病四处奔波的时候,他还在**农业大学进修函授大专文凭,白天在大棚里一蹲一天,晚上在老家的破房子里挑灯夜读,就这样坚持了三年,1997年,代明召终于拿到了山农大的大专文凭。
代明召的学习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开始攻读本科文凭,他对学习的态度就像是个守财奴,一点时间也别想从他手头遛走。农业技术员们白天蹲庄稼地和大棚,冬天也是一出一身汗,别人回家都是腰酸背痛,早早洗洗睡了,而代明沼每天晚上都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剪报、写读书笔记,写工作日记,一年365天,天天不落下。他的工作日记里不仅有土地、大棚等详细的农业状况,而且他还记录天气预报,时间长了,代明召对**什么时候下雨特别有数,判断得就跟天气预报一样准。
"这就像人站在桌子上,只有两只脚都踩着桌子,才会觉得踏实、觉得安心。"一直为自己只有中专知识而苦恼的代明召这样形容不断学习的感受--为心里踏实。
梦里几次回西藏
20xx年8月,代明召作为青岛市第七批援藏技术干部远赴西藏日喀则市,开始了另一段让他终生难忘的工作生涯。
20xx年的日喀则工业几乎为零,农业也很差--虽然高原地带能种青稞,但老百姓吃不上青菜,吃菜比吃肉还贵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有一次,代明沼生吃一个茄子,这个举动把很多藏族人吓了一跳,瞪大眼看着他--代明召疯了,他这是在干什么?代明召苦笑一声,他想,如果他不能真正为这些藏民做些什么,他永远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代明召强忍着高原反应,开始往日喀则的田间地头跑,他手把手地教农民种玉米、西瓜、蔬菜,盖大棚。但任何事情起步阶段都是最难的,尤其是让人相信一个新生事物更难,就在代明召的努力和改变刚刚有点起色的时候,一年援藏时间到了。
回家的几个月里,代明召经常梦见藏民那渴盼的眼神,而且代明召觉得,他的"让日喀则吃上自产蔬菜"的想法是能够实现的,他不能就此放弃。于是,20xx年4月18日,代明召第二次踏上援藏的路途,成为青岛市第八批援藏技术干部的一员。
此次进藏后,代明召担任了日喀则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说是主任,其实他是指导员、打字员、技术员等多项工作一肩担。但代明召一有时间还是往下跑,有一次,日喀则地区发生水灾,许多村子被淹,一天,代明召到一个灾情较重的村庄调查灾情,从乡政府所在地到那个村子只有7.5公里,越野车却走了3个小时。村庄在一个小山崖上,要到达那个村庄,还要趟过一条河。夏天,河里流淌的都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冰凉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