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和丈夫**在**镇**小学坚守了18年,他们以校为家,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小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贫乏。199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这所小学。“当年我母亲送我到学校,看到土坯的教室和煤渣的操场,她竟然哭了。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
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作为语文教师,**潜心研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从自己制作教具,到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从课堂上的精彩纷呈,到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严谨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激励着她在课改之路上一丝不苟地前行。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每一本作业都细心批阅,每一位学生都精心辅导,尤其是班上的留守儿童,更是倾注了她无数心血。
“爱”是**工作的主题,在学习生活中,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让他们感受妈妈一般的温暖。六年级是个特殊班级,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父母双亡,生活困难,卫生习惯差。**经常给她买新衣服,带她洗澡,为她准备早餐,并辅导她的功课,鼓励她参加各项活动。在班上,**让当地孩子主动与其玩游戏,渐渐地,**不那么内向了,重新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我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把他们视为我的孩子。和他们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孩子没有吃饭,**会给他们买来牛奶面包;孩子生病了,她会送他们到医务室,随后补上落下的功课;学生心情郁闷,她及时进行开导。“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孩子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看着身边的同事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的朋友们也不断劝她,希望她能从闭塞的村小走出来。今年夏天,**的儿子即将步入中学大门,一些学生家长担心曹老师会离开**小学,见着面就追问她。“我不会走,我的丈夫和家都在**小学,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坚定地说。
寒来暑往,风雨阴晴十八载。在通往**的乡间小道上,**洒下了无数奔波的汗水;春华秋实,斗转星移,一批批出色的学生从乡村奔向祖国各地。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她用爱心和奉献让这些乡村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为他们的快乐成长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我将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在三尺讲台奉献自己的青春,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