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母亲个人事迹材料精选
(篇一)
“用我的肾来挽救儿子的生命,这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我想抓住最后一线希望,我不能失去我的孩子,我的孙子不能没有爸爸,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家。”
儿子突患尿毒症
赵凯是白寺乡马庄村人,今年36岁,生活平凡且清苦,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生活倒也幸福安逸,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7月的一天,36岁的赵凯突然感觉无力、恶心,吃不下东西,全身发冷,下肢肿胀,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天,家人都以为他只是感冒并没放在心上,可赵凯隐隐感觉到不安。随后,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在**人民医院医生的诊断下,怀疑为“尿毒症”。可家人觉得年纪轻轻的他不可能会得这么重的病。抱着一线希望,他们又到了**省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再次确诊赵凯患的是“尿毒症”。
为了治病,赵凯每一个星期要接受3次透析,每天大把地吃药,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基本控制住了病情。但在同年9月,赵凯病情突然加重,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心脏衰竭。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赵凯及家人去向医生求救,我们应该怎们办,医生说最好的治疗就是换肾。
大爱母亲捐肾救子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对于**的赵凯来说,“母爱”这个词更具有特殊意义,他感受也更加深刻。
当母亲于连英知道这个消息后,63岁的她几度晕厥。第二天就感到医院,看着儿子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她心如刀绞,痛苦万分,她心里明白,自己心里再难受,也不能当着儿子的面表现出来。有泪也不不能当着儿子的面流,只是躲在一边偷偷的哭,母亲于连英心里苦,也不敢当儿子的面流泪,偷偷躲着哭。然而等待肾源何其难,费用更是让人无法承担。她在想,肾源这么紧张,自己要是捐出一个肾怎么样?经过咨询,在听到移植亲属的肾脏效果更好后,她暗暗下了决心,要将自己的肾换给自己儿子一个。
于连英的决定立刻引起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二儿子赵亮坚决不同意,“万一出现意外,咱们家还怎么过……,不如把我的肾给哥哥一个。”二儿子赵亮现在在新乡打工,听说大哥得病也十分着急,他坚决要求捐肾给哥哥。这一次轮到母亲坚决反对了:“你们还是一家人,还有媳妇和孩子,以后日子长着呢,我这么大岁数了,活一天少一天了。”赵凯的父亲也坚决要求为儿子捐肾。全家人经过权衡利弊,最后也只好同意她的意见,由她为儿子捐肾。幸运的是,于连英和儿子的检查、配型都很顺利,医生也告诉于连英活体捐献风险太大,手术时可能会出现休克,几年后会有排异,但于连英坚定的说:“为了救我的儿子,我愿意冒这样的风险,想抓住最后一线希望,挽救儿子的生命,我不能失去我的孩子,我的孙子不能没有爸爸,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家。”母亲态度坚决,执意要移植自己的肾,家人也暗暗为她祝福,希望一切顺利。
2012年10月,母子被一同送进了手术室。母亲于连英由于年纪大了,3天后才逐渐清醒。术后一周下床,一个月拆线。少了一个肾的母亲明显感觉体力不足,然而看到儿子逐渐康复,她由衷感到高兴。母亲于连英说:“只要他能健康,要我捐两个肾都可以。”可是家里人知道,她也患有脑梗病,每年春季都来**输半个月液才能保证不出现其他情况。她还患有胃病,常常胃里不舒服,需要经常吃药,全家人都担心她的身体情况。经过全家人共同呵护和调养,她和儿子的身体恢复的都比较好。
为了给儿子筹集治病的钱,她鼓励儿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尽量不给上级找更多的麻烦,还拖着病弱的身子,为二儿子照看孩子,让他们安心在外打工,挣钱为哥哥还账。在她的带动下,全家人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弟兄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相处的都非常好。
于连英在街坊邻居中也是更加有口皆碑的,谁家有什么困难,她都喜欢帮忙,哪家有什么矛盾,都喜欢请她去做工作、搞协调。她遵循“吃亏是福”的古训,在邻居之间交往中,以吃亏为乐。街坊邻居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他别是她为儿子捐肾,挽救儿子生命的事,更是在街坊邻居传为美谈。
(篇二)
走进卫贤镇尚村张继英的家,玫红色的院墙,一座漂亮整洁的二层小楼,温馨、时尚的屋内摆设,无一处不在显示着女主人的勤快与能干。压根看不出这是一个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的家。
张继英,1967年出生,中共产党员,卫贤镇尚村妇代会主任,温柔,善良不到1.58米的个子,娇小的身材,一双大眼睛,时常挂着笑容,2012年的一场车祸夺走的爱人的生命,把这个生活的无忧无虑的女人推到的生活的风口浪尖,办完丈夫的丧事,面对丈夫留下的猪场和一双儿女,年迈的公公婆婆、父母、孩子都在等着她的抉择,该何去何从?
张继英是个倔强的母亲,她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她说我不会再改嫁,我要把我的孩子抚养大,没了爸爸,不能让孩子们有经济上、生活上的困难,她托起了丈夫的养殖场,磨料、饲养,都是她自己亲自干,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孩子们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她是个申明大义的母亲,她时常教育两个孩子,虽然没有了爸爸,但不能被别人看不起,做人做事都要诚实守信,不要贪占任何人的小便宜。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都特别争气,也特别理解母亲生活的不容易,今年女儿出嫁后,她准备把儿子送到部队参军,她说男孩子经过了保家为国的历练才会成人。
张继英是个自强的母亲,她从不在父母、公婆和孩子们以及街坊邻居面前流泪,她怕公婆伤心,怕父母担心,怕孩子们受委屈,怕街坊邻居看笑话,她说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着这些年的一幕幕,捂着自己酸疼的双肩,才会流下酸楚的泪水,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又是一个众人面前那个坚强的永远和蔼可亲的女儿,儿媳,母亲,忙里忙外的妇代会主任。
(篇三)
孩子心中的风来了,雨来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这朵柔柔的小花在无情的风雨中倔强的盛开着,身旁是她被大雨淋湿淋透却仍然不离不弃撑伞庇护的母亲......
这个母亲叫陈明艳,她1970年12月出生,**卫贤镇杨马湖村人,这个女人是幸运的,丈夫勤劳能干,儿子英俊帅气,女儿天真可爱,一家四口,种地打工,虽不富裕,却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那个噩梦开始于2018年的一天,6岁的女儿申梦旎放学回来对她说脚疼,腿疼,她认为是孩子上学跑了一天累了,就把她抱在怀中安慰她睡了,没太多想,后来孩子越来越疼,哭叫不停,一家人慌了,把孩子带到附近医院,医生按脚扭了,崴伤了等方法治疗均没有效果,看着女儿一天天越来越疼,他们把她带到了卫辉,郑州等大医院,最后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医学上称为“不死的癌症”。
由于免疫力的急剧下降,女儿一动就浑身疼痛不止,经常发烧,特别是遇到阴雨天孩子就更加痛苦,看在眼里,疼在妈妈的心里,丈夫和儿子外出打工挣钱,她就带上女儿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然而几年过去了,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孩子不能走路了,甚至不能自己吃饭,但她有健全的思维,有聪明的大脑。孩子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看着女儿对同龄人能上学羡慕的眼神,她毅然把她送到了学校,每天早起她早早起床做好饭,晾好了喂女儿,吃过就背着她到学校,把她放在自己特制的椅子上,让她上学,下课了还要等着伺候她大小便,放学再背回家。晚上陪女儿睡到一张床上,陪她聊天谈心,孩子睡觉中有什么不适她就能及时感觉到。孩子逐渐重了,她就在一辆老式自行车的前梁上绑上一块木板,木板上垫上垫子,推着她去上学。日复一日,六年过去了,孩子已经小学毕业了,女儿要到离家十多里的镇上读初中了,接送也没有那么方便了,她就在离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仍然是每天接送她,陪着她,把孩子送到教室里她就马上回家去忙活家中的农活,等孩子快放学了她就再到学校去接她,转眼三年了,今年孩子就要初中毕业了,说到成绩优秀的女儿到下半年就该到县城上高中了,她说我就跟她到县城租房子,也要把女儿照顾好,等以后女儿上大学了、工作了,她到哪我还到哪,一直陪着她。她鼓励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而不是一个卧在轮椅里不能自理自怨自艾的残疾人。
由于常年这样的奔波劳累,她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疼痛不止,为了自己能更好更长久的照顾女儿,她去年做了手术。陈明艳说,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女儿被病疼折磨的样子,她的心在滴血,但她不能流泪,她要以一个母亲的坚强拉着女儿的手一起走过这风雨人生!郭风英 教场村村委委员、妇代会主任、计生专干
郭风英在1991年被任为教场村妇女主任,通过她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被选举为村委委员兼妇代会主任和计生专干。她坚持党的原则认真学习党的方针。
近年来,她组织村里妇女参加广场舞,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形成全民健康之风,乡镇组织的广场舞比赛,并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成绩,村里的广场舞已成为教场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三八妇女节、中秋、春节,组织看望村里孤寡老人,和他们聊家常,做家务,帮助他们平时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家里爷爷经常把婆婆挂在嘴边,夸她是个孝顺的好儿媳。同时,她是个热心人,在村里谁家遇到农忙,谁家的红白喜事来请她帮忙,她都是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去帮助街坊四邻,有的一帮忙就是好几天。村里四邻这家有个纠纷,那个有个矛盾,都找婆婆来个中间人去协调关系。从**年起,照顾爷爷就成了婆婆一个人的事,无微不至照顾爷爷的生活起居。
她的努力,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年村委换届中被选举为村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