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事迹材料范文三篇
篇一
xx,男,44岁,现任xx卡若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原为xx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2012年他积极响应国家支援xx的号召,踊跃报名,从一个海滨城市xx来到平均海拔3700米的藏东小城——昌都。他在进藏工作期间,积极践行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继承发扬“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讲标准”的实干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奋进讲奉献,勤政为民谋发展”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树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风貌,展现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专攻基础,突破创新,打造先进。xx医师作为援藏麻醉医师,在专业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中心各项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尤其是在我县医院中心设备简陋、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能给患者减轻病痛,xx医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他带领着中心医务人员,冒着极大风险,大胆突破,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手术,他用高超的医术加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地投入到每一次医疗工作中。在援藏这一年半期间,开展大小手术150余台(次),而无一出现意外。与此同时,开展了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等工作。特别是全麻工作,原来在医院极少开展,极大的限制了外科的发展。郭医生来我中心之后,第一时间调试全麻机器,积极与我们医院麻醉科联系全麻药品及所需全麻物品,把全麻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起来,为县卫生服务中心外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特别是开展了县医院第一例婴幼儿(18个月)全麻工作,改变了过去在县及地区医院婴幼儿不能全麻,外科手术无法开展的局面。
耐心讲解,虚心传授,培养先进。作为医术高超、经验丰富的麻醉师,郭医师在医疗查房中认真讲解,手术中手把手带教,病例讨论中善于引入新的学术观念,通过毫无保留的交流传授,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培养出了一名麻醉师。打破了我中心无麻醉师的先例。与此同时,郭医师还积极向原单位xx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申请援助,如在2013年初就向原单位争取到价值50多万元的麻醉机和重病监护仪两台医疗设备,极大的缓解了我中心设备缺乏的现状。
迎难而上,直面困境,发扬精神。“遇到困难,知难而退,一向是懦夫的行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必定是勇者的选择。”熟悉xx医师的人都说,他是一名在困难面前永远不会低头的勇士,是一名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医疗卫生援藏践行着。xx医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在他远离故乡、告别亲人,来到昌都后,他就把昌都作为第二故乡,并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昌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决不辜负当地人民和原单位领导对他的信任,决不在援藏干部的脸上抹黑。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立足本职、倾心为民,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造福藏东人民。xx昌都一直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寺庙多,社会情况复杂,就医观念比较落后,因此,他针对农牧民思想观念落后、科学知识淡薄等实际情况,利用适当时机向当地群众展示现代医学的成就和奥妙,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增强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科学就医观念。使农牧民通过他的医术看到了外面神奇、进步的世界,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感受到了党的亲切关怀,感受到了xx人民的无疆大爱。
坚持原则、真诚淳朴是他的人格亮点。在他的影响下,我县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抓业绩、干实事的人多了,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好逸恶劳的现象少了,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的人少了,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为患者、开拓创新谋发展、争先恐后求进步的良好氛围,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正是有了像xx医师这样的人,为医疗卫生事业默默耕耘、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和无私的奉献,才有了民族地区医疗水平的发展,才有了当地群众健康水平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中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单位干部职工“吃苦不怕艰苦”的良好工作作风。他用自己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践行了一名xx援藏干部所具备的高尚品质,他无愧于白衣天使的亲昵称呼,他无愧于xx人民的重托,他是xx人民的骄傲。
篇二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黝黑而淳朴的笑脸,这是我们心中藏区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援藏干部们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
记者在马尔康采访,每每被援藏队员的壮举感动,他们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把马尔康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无悔青春。
曾建国是一名“替补”进藏的援藏队员。在他之前,一位援藏队员因无法适应缺氧、高寒的环境,诱发心脏病,被紧急返送回广安。由于马尔康县电视台急需一位懂技术的电视人才,有着20多年电视新闻工作经验的曾建国成为不二人选,他二话没说,背着行李来到了马尔康。
曾建国的母亲刚刚因癌症去世,在他刚进藏区不久,便又接到另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被送往重庆大坪医院救治,趁着春节假期,曾建国陪伴在父亲身旁悉心照料一个月。但是,藏区的工作需要他,他把照顾父亲的重担交给兄弟和妻子,头也不敢回地回到了马尔康。
在海拔3千多米的高原上,他扛着重达20多斤的摄像机翻山越岭、爬坡上坎,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常常累得头晕目眩,喘不过气,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他拍摄的100多条新闻稿件,其中大部分被省市电视台采用,对宣传马尔康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不能陪伴在父亲身边尽孝,但我要让他看到我的工作、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说到这里,这个七尺男儿顿时就红了眼眶。
和曾建国一样,许多援藏队员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为了援藏事业,他们常年在外,家庭不能兼顾,忠孝不能两全,但他们无怨无悔,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了工作动力。
初见援藏队员xx,清瘦的身材,矮矮的个子,看似弱不禁风。然而,他却是援藏工作队中职务最多的一个人,除了任马尔康县卫生局副局长外,还兼任援藏工作队宣传部长,马尔康县创省级文明城市办公室总研判。马尔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晓林曾不止一次地向记者推荐,“别看我们刘总调个子小,但是他的工作劲头却很旺盛,你们真的应该好好宣传一下他。”“总调”一职,是马尔康县当地的干部私下给刘建华“封”的职务,意思是虽然刘建华职责多、工作多,但藏区干部群众有事找到他,不管分内分外,他从不推脱,总是尽心尽力完成每件事情。
在赢得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的背后,却是xx在马尔康一年多的时间内,不仅白天奔波忙碌,还有70%的晚上都在加班熬夜,因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压力过大,原本就很单薄的身体整整瘦了十斤。他告诉记者,每次给家人打电话,从来都说自己很好,生怕他们有一丝一毫的担心。
远离家乡,孤独寂寞在所难免。忙还好,可以暂时忘掉烦恼。一旦下班后,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如影随形。上网和家人视频聊天,成为不少援藏队员的“必修课”;家里有升学的孩子的援藏队员,每天晚上至少打半个小时的长途电话,给孩子进行“远程教育”;更多的时候,援藏队员们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聊一会天,就成为最好的慰藉……
援藏队员高xx和xx,之前他们生活并没有交集。来到马尔康后,他们成了室友,共同住在一栋废弃的办公楼内。这栋被他们称之为“别墅”的房子,除了只有他们两人居住,单门独户之外,没有一丝“别墅”的样子:没有厨房,就在走廊上做饭;没有洗衣台,就在厕所地板上洗衣;房子只有一间寝室,要是有一方的妻子来探亲,另一个就要到隔壁打地铺……
孤独的生活,做饭也成为一种乐趣。每天下班后,高建平负责买菜,吴川主厨,在一阵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后,一顿香喷喷的晚餐就上桌了。吴川的妻子来探亲时,见到老吴像模像样的弄上一桌子菜,打趣地说,“在家连碗都不洗的人,现在竟然成大厨了。”
客厅有一张大木板,往小茶几上一摆,就是张大餐桌。周末的时候,援藏队的队员们齐聚在这里,一起洗菜、做饭。饭桌上,聊工作、聊生活,大家总是欢声笑语,无论平时再忙再累,只要到了这个时候,一切烦恼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篇三
xx,男,1980年1月出生,中共产党员,本科学历,主治医师,2003年7月于xx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金牛区人民医院工作至今,先后担任医院团支部书记,工会副主席。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并于2013年4月担任医院五官科主任。2014年作为金牛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卫生队员,来到距成都1000余公里、海拔4500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挂职石渠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始为期两年的对口医疗支援工作。
然而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期盼而又陌生的石渠,激动兴奋之余,在感受到当地干部热情接待的同时,迎接大家的就是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痛、气喘、呼吸困难……严重的反应甚至让我们感觉离死亡很近。
就这样xx和队友们一边适应,一边体会,他们的援藏生活也就开始了……
急难险重勇担当 救死扶伤履职责
在逐渐适应高原环境的同时,xx不等不拖,主动对接石渠县人民医院,要求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海拔4500米,包虫病高发区,不通自来水,氧含量仅为内地40%的现实环境,已是xx和援藏对口支援战友们每天面对、每天坚持,乐观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但不幸的是到石渠第三天,我们援藏队卫生组一名队员就出现了严重高原肺水肿,虽然这名同志坚决要求留下,但考虑到当地医疗条件和他的生命安全,还是立即将患者送往玉树进行抢救治疗。xx同志全程参与了队友的救治和转运,在拖着疲惫的身躯还未回到驻地,他又接到紧急通知,由于发生一起维稳事件,多名干部群众受伤,要他立即参与伤员救治。在接下来的半月里,医院成了他的家,整个救治工作中经他参与救治的患者40余人,均得到了良好的康复。而xx在紧张、严谨工作的同时,也得到了伤员、石渠县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誉。
而这样勇于担当、倾力救治患者的事例还有很多,交通事故、雪灾伤员救治现场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一袭白衣,是藏区伤患群众的希望,也是他救死扶伤的庄严承诺。
金牛飞来吉祥鸟
扎溪卡草原的光明使者
xx是一名五官科医生,确切的说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眼科主治医师,来到石渠县人民医院后,通过他的了解,发现虽然石渠县人民医院开设了眼科,但实际情况却是县医院一名门诊内科医生兼任,而眼科的常用设备仅有一台废弃的裂斜灯。这样一来无论是诊疗条件和服务水平都不能得到保证。于是xx在向石渠县人民医院领导汇报、交流后,主动请缨,承担起完善眼科科室建设,提高眼科诊疗水平的责任。
首先他从科室建设入手,面对设备设施严重缺乏的窘境,他主动与自己的派援单位金牛区人民医院联系,通过院领导的支持和他的协调,由金牛区人民医院陆续捐赠配置了几批共计价值2万余元的诊疗设备,在抓紧时间安装调试后,新开展了多项眼科诊疗项目,石渠县眼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截止20xx年4月,他已治愈上千名群众的眼疾。在做好科室专业工作的同时,他承担了年度征兵五官科体检、藏区“9+3”免费教育内地中职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视力听力语言残疾评定的工作,其中征兵体检人次近200人次,招生考生体检人次50人次,视力听力语言残疾评定近50人次,其中21人符合相关规定,获得相关的残疾证明。
面对日常的诊疗工作步入正轨,xx并没有就此满足。神秘和美丽的石渠扎溪卡草原,是很多人十分向往的地方。但长期以来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加上紫外线强等原因,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石渠地区白内障患病率明显高于内地。但由于经济、地域和观念的制约,高发病率却难有规范的诊疗率,部分患者因而失去了光明。
为了服务藏区群众,提高白内障筛出率,降低患者致盲率,援藏对口支援以来,xx医生先后多次前往麻呷乡、色须寺、德荣马乡、长须贡玛乡进行白内障防治宣传活动,并筛查白内障患者200余人。在筛查期间,与甘孜州人民医院眼科医生一起对符合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同时也参与了部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
对于这样大面积患上白内障的地区,进行有效防治的根本办法就是应加强农村和牧区眼科医疗知识的普及,在筛查、手术治疗之余,xx还向藏区群众做了有针对性的防盲宣讲,让群众对保护眼睛和防护白内障有正确认识,并且养成日常防护习惯,做到外出佩戴墨镜和帽子、太阳伞等防护措施,避免阳光直射,以降低患上白内障的风险。同时发生眼病应尽快就医,避免可避免盲的发生。
援藏对口支医这两年来xx同志用他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和责任,诠释着真情援藏和务实援藏的内涵。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家中年迈的母亲和需要照顾的小孩是他深深的歉疚,舍小家顾大家承载着他的无私奉献;高原缺氧、气候恶劣、包虫病高发,艰苦的环境无法撼动他为藏区群众服务的决心。选择是情缘,奉献是财富,送出光明是我的责任,援藏为的是那一双双祈盼明亮的双眼,为了这个信念,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融入和投入到石渠卫生工作中,自己作为对口支援的纽带,与藏区同事同甘共苦,为藏区群众倾心服务,为金牛区卫生援藏工作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