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
**前,1995年底,**镇**村一位普通的妇联主任被聘任为**镇敬老院院长。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当**第一次走进敬老院大门时,她不曾想到,未来她会以这里为家,和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们相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从敬老院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老人们对她由讨厌到喜爱与尊敬。她刚一上任,看到每间老人宿舍里,都有一捆柴禾、一个三角炉,老人们吃饭就在房间内解决,哪怕沾上一小点火星都会出火灾事故。**决定:收掉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小锅小灶,统一去食堂吃饭。这一下可是激起“民愤”了,老人们都在说这个丫头啊不得了,一上来就搞“共产风”;还有老人说,我行动不便,这是想活活饿死我老人家啊。有些老人不愿意去食堂吃大锅饭,**就把饭端到房间,一边喂老人吃饭,一边劝说老人,耐心解释,老人们也理解了**的良苦用心,都主动去食堂就餐。
96年,每个老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是90元,其中还包括了2元的剃头费和5元的零花钱。83元的伙食费根本不够吃。怎样才能改善老人们的膳食水平?**再三思虑,大胆的决定,开荒!当时敬老院里只有她和一名会计、一个服务员、一名炊事员共四个工作人员,院里有22个老人,有劳动力的只有6个人。就这样,**牵头拉起了一支10个人的队伍,挖鱼塘、搭鸡圈、盖猪棚、种蔬菜,当时缺少劳力和机械,鱼塘的土是一铁锹一铁锹挖出来的,鸡圈的栅栏是用纱布和树枝一圈一圈围起来的。如今,**镇敬老院占地30亩,房屋90间,鱼塘每年捕捞鱼上千斤,成栏猪二十余头,养鸡几百只,产蛋上万枚,种蔬菜三亩地,日常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老人们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了。看到老人们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心中充满无限的喜悦和满足。从此,她在老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2005年的时候,她因乳腺手术住院20多天,回来后老人们问她:“你去 哪了,怎么这么久不回家啊,我们好想你啊。”在老人们的心里,敬老院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亲人。
第二个变化,从一个裁缝变成了“半个医生”。**前,**是一个裁缝。刚到敬老院,她就给院里22名老人每人做了一套冬天的护衣,平时哪位老人的衣服破了、绽线了,都是**亲手缝补的。而**“半个医生”的“职称”,也是为了老人们锻炼出来的。年过八旬的老爷子陈恩喜患有糖尿病,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胰岛素,有一次打完针回来,因为下雨路滑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看到受伤的老人十分痛心,为了不让老人再受罪,**主动向医生学习注射技术和治疗方法,还从医院买了医疗机械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有人对**说,“你真傻,有钱不去挣,在这里端水、送饭、洗尿布,又脏又累又烦事,图什么呢?”**笑笑,说:“我啥也不图,图的就是让老人们晚年生活能幸福点。”
付出总有回报,她收获了老人们的喜爱和口碑,也收获荣誉和奖杯。1998年,敬老院被评为省二级敬老院,1999年被授予“模范敬老院”称号,2002年被评为省一级敬老院。**本人在2010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省优秀敬老院院长”,2012年被评为**市“百名孝星”.
如果有一天,您在**镇敬老院的老人宿舍里看见一个满面笑容、为老人殷勤服务的身影,请不用怀疑,她就是敬老院的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