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大棚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她叫**,回族,1962年生,**县**镇南关村2组村民,县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她的一生与温室大棚有着不解之缘,这也让大棚不光种植蔬菜,还孕育着“民族团结之花”。
一棚花开引来处处春
**县许多人都知道,南关村有个别名叫菜大队,可是知道他的发展历程的并不多。
**的丈夫叫**,刚嫁过来时,家里很穷。为了让几个孩子吃上饱饭、有钱上学,夫妻两人早上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了才舍得回家。一天翻做1000块土砖,累得两手发肿,腰都直不起来,只能赚7块钱,她们也不觉得累。可是,就算这样日日劳作,省吃俭用,挣的钱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七口人的生活。机遇总是垂青那些坚持不懈的人。转变发生在1983年,那年**家种了一批白萝卜,第一次挑到市场上就卖了10元钱。那时一公斤羊肉的价格才2.5元,大米0.8元/公斤。这让她发现了种植蔬菜的商机。一家人经过商议,决定第二年尝试着种植大棚。恰好此时,政府也在鼓励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她顺利地从县科技部门借到了1000元发展资金。经过一年的建设,在1985年终于建起了**县的第一座农民温室大棚。靠着勤劳和种植经验,分三年就还清了贷款。从此以后,生活逐渐宽裕起来。
自2008年开始,依麻木·买买提等周边的维吾尔族群众看到种大棚可以挣钱,就纷纷过来请教,如何建大棚,怎样种植蔬菜。**没有“隐藏”自己靠辛劳积累起来的种植技术,支持丈夫毫不保留地上门服务,从建大棚到种植,全套技术倾囊相授。这样,南关村的大棚就从1座到2座、3座,最后发展到目前的近300座,成为远近皆知的温室大棚专业村。目前在南关村,年创效益2.5万元(亩)以上的大棚达到60余户,人均增收3000元。这些年来,**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先后雇佣临时工100余人(次),支付工钱累计达3万余元。要知道,90年代一天的工钱只有10元,那时候的一公斤羊肉也才卖3块多钱,这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补贴家用,解了不少人家的燃眉之急。
维吾尔族“干儿子”**
**有个“干儿子”,叫**,现在在**上内初班。**的父亲长年修理电器,没有时间照顾他,母亲在乡镇工作,照顾他更是不便。就在大人整天发愁,不知道怎么办之时,有一天他的母亲**到早市买菜,正好碰到了在这卖菜的**。谈起小孩无人照看的事情,因以前就认识,**当即答应帮她照顾小孩。就这样,不到3岁的**就来到了**家。刚送过来的**,是一个又白又瘦的小男孩,一句汉语也不会说。恰好女儿哈丽大学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负责做饭,教**汉语。
转眼三年多时间过去了,**长得又白又壮实,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到小学上学也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课,学习成绩一直优异,顺利考上了内初班。直到现在,他们还经常保持联系。**只要回来有时间,就过来看望**“妈妈”。**也经常夸赞这个“干儿子”学习成绩好,乖巧懂事。发生的这一切,也要感谢温室大棚当“媒婆”,在卖菜与买菜中“喜结良缘”。
有困难就找“**”
**生性乐观爽快,当过6年的村民小组组长、村委会副主任,认识的维吾尔族群众自然就很多。因需要挣钱供小孩上学的原因辞去村里职务后,只要村里谁家有什么需要,她都会尽力去帮忙。
那是1994年的一天,同一个小组的艾山江由于家里穷,加上年纪又大,造成长年营养不良而重病在床。**得知这一情况后,送去了50元钱,购买羊肉熬汤等营养品滋补身体,使病情不至于继续恶化而危及生命。这些年来,她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达数十件之多:有时维吾尔族小两口发生口角,眼看就要打起来,双语纯熟的**知道后,三言两语就化解了。有的邻居因为争水、争地发生矛盾纠纷,怎么劝都不行,她就两边调解,直到双方和解才罢手;这些年来,她给汉族、维吾尔族群众借出“救急钱”达20余万元,有的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有的生活困难、有的发展生产急需资金;这些年来,她经常给贫困群众送菜、送煤、送柴火、送衣物,惠及数十名维吾尔族、汉族群众,价值1万余元。
四个民族一个家
**的公公是回族,婆婆是柯尔克孜族。从中也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有着民族团结传统的家庭。遵循这个传统,在南疆这个宗教氛围相对浓厚的区域里,这个家庭又走进了一名汉族女婿。扩大到丈夫**大哥的家庭,两兄弟家庭现在有23口人,拥有回、汉、维吾尔、柯尔克孜四个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中,产生了3名国家干部,3名教师,3名医生和2名国企职工,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民族团结之家”“干部教师之家”。其中,**用种大棚挣的钱支持四个孩子完成学业,培养了2个大学生。如今,四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全家人的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她家两次翻建新房,目前拥有富民安居房2套,商品房1套,过上了舒适的小康生活。
这就是**“大棚里的民族团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