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通讯的可读性
什么是通讯的可读性?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讯吸引人的程度,越吸引人,可读性越强;反过来说,可读性越强越吸引人。
像报告文学那样写通讯,这个“像”就是借鉴,这是提升通讯可读性的重要渠道和方法。进入快餐文化时代,报告文学不能理解为长篇大论;就新闻媒体而言,长篇大论是“杂志化”的东西,应是新闻媒体的大忌。我们还得坚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按“短小精悍”的要求,融文学性于通讯之中,把通讯写得生动有趣,令人耐读。
写通讯就是选典型,可读性决定其阅读和欣赏价值
什么是通讯的典型?就是通讯采写的最好或最差的那一个,可以点带面,揭示一般。写通讯,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选典型,典型选得好,通讯就成功一半。如果说,文学是塑造典型,那么,通讯就是发掘典型,都要紧扣“典型”作文章。因此,发掘典型的功夫决定通讯的可读性,可读性又决定通讯的阅读和欣赏价值。
通讯的典型需要突出“七性”:一是代表性。不能把“个别”当“一般”,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二是真实性。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力求现象和本质的真实,或讴歌、或鞭打,力透时代气息。三是故事性。写人要见事,写事要见人,个性突出,特点分明,力求趣味横生。四是操作性。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有时要“大题小作”,化大为小,小处入手,一点水折射太阳的光芒;有时又要“小题大作”,化小为大,事实说话,展现人物或事件的时代风采。五是细节性。以一当十,细节精选精妙,烘云托月,突出主题。六是形象性。活灵活现,令人身如其境,留下较深的印象。六是引导性。寓理于事,令人反思,催人奋进。
同时,通讯的典型还需富有“六味”:一是新鲜味。通讯与其他新闻体裁一样,要最大化地包容“新”东西,这是新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写通讯就要做到或题材新、或角度新、或内容新,或写法新,写出新鲜味才有可读性。二是本土味。越是身边的人和事,越有吸引力。本土的才是“独有”的,也才可能由近到远,越走越远,扩大影响力。三是文学味。虽然,发掘典型不允许虚构和夸张,但文学上的其他表现形式,通讯也可借鉴采用,才会使典型更典型、使形象更形象,从而提升通讯的可读性。四是天然味。越是自然化的写法,越有天然味,一本正经写不出好通讯。我们写通讯会自觉或不知觉地使用一些文学手法,但要抓住要领,比如白描写法,绝不是平铺直叙,需要加工提炼,才可能浑然一体,写出亲切感来。这样的通讯才有嚼头,令人回味。五是厚重味。厚重味不是堆砌材料、掩埋主题。一些记者,一讲写深度报道,就喜欢把通讯写成“老妈的裹脚,又臭又长”,不仅降低了媒体的容量,还让读者弃之不理,甚至反感讨厌。写通讯就要学会浓缩,浓缩的才是精品,才有厚重味,也才可能收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之效。六是生活味。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典型人物和事件就来源于现实生活。典型有生活味,才会走进寻常百姓家,令读者信服,引起共鸣。
万变不离其宗,创新赋予通讯生命力
抓住“写活”通讯的命脉,才可能抓住提升通讯可读性的要害。写通讯也有一定之规,但又不能囿于陈规。把握规律、勇于创新,才可能实现突破,把通讯写得出神入化。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又有区别: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篇幅较长;消息容量小,篇幅也较短,主要对事实进行概括。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较严,消息选材较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样,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灵活自由,消息则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需“深挖”提炼,有时还要讲求发稿的“适宜性”;消息则越快越好,快中取胜,让读者在“先睹为快”中喜欢上这样的媒体。
时下,对通讯的种类分法很多,比较复杂,我喜欢按报道内容分成两类:写人的叫人物通讯,写事的就叫事件通讯。至于那些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以及访问记、特写、大特写等等的分法,我就不讲究了。我的想法是,人物通讯把人写“活”了就算“出神”,事件通讯把事写“精”了就算“出彩”,没必要“画地为牢”束缚自己。
通讯讲求主题提炼,才会有吸引力,这就需做到十点:一是学会吃透“上头”和“下头”。潜心研读党和国家的政策,抓住重点,吃透“上头”,再结合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老百姓“欲知应知”的事情,吃透“下头”,才可能“上下”结合,捕捉到最具典型的新闻素材,水到渠成,作出取舍,把通讯写深写透,继而写出“个性”魅力来。二是学会宏观分析。站得高才看得远,也才可能“以小见大”地增强自己的发现能力,从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发现重大题材,深入下去,就可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人物通讯或事件通讯。三是学会微观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辨别人和事,才可能抓住最具典型性的通讯题材,写好通讯,彰显人物精神,揭示事件意义,从而发出良好导向,影响社会文明进步。四是学会角度审视。横看成岭侧成峰,两岸青山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变换角度审视新闻题材,才可能找到最佳入手角度,凸显通讯主题。五是学会精选细节。什么细节都放不下就什么通讯都写不好,与主题无关的细节要坚决摒弃,才可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留下“个性化”印象。六是学会现场捕捉。不少写人或写事的通讯,记者善于现场捕捉生动细节。这些细节或是一个侧面、或是一个动作、或是一个表情、或是一句话,写进通讯里,就使“框架”有血有肉,主题突出,感召社会。七是学会状物写人。把某种事物的特点或特征与人联系起来,融入写人中,会收到提升人物“境界”的效果。多年前,天还不见亮,我出门健身,见环卫工人无声地“唰唰唰”地给城市“美容”,那种品质像夜里怒放的夜来香,令我感动。我采写成一篇《夜来香,我为你歌唱》的通讯,反应不错,还获了全市好新闻一等奖。当然,这需要文学素养,只有善于写状物散文的记者,才可能掌握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对提炼主题非常有用。八是学会开题口。写通讯要学会开题目口子,适度为好。通讯的题目可以虚一些,能揭示“主旨”就行,但还是要学会“虚”中透“实”,有吸引力和冲击力。最好不要开口号似的开口子,既不好写,也不好填,弄成虎头蛇尾的东西。九是学会回访。特别是写重大题材的通讯,一次采访不行就得进行二次,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这样写出来的通讯才会羽翼丰满,耐看耐读。为了写好《朱副总理上宁边》这篇通讯,我三上宁边,写起来才感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发表后获得多项大奖,至今还有不少读者能复述其中的一些细节。十是学会总结。经常回头总结自己发表的通讯,才会有意识地吸取经验教训。这点很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会增强自己的悟性,提高采写能力。
注重表达方式,让典型放射“个性”魅力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决不能墨守成规,需要有自己的风格,驾驭好各种表达方式,才可能放射“个性”魅力。
这就需要灵活做到十点:一是准确。这是前提,否则,大而化之,花里胡哨地写一些,就容易造成“一假百假”的问题,难以取信于读者。准确才可能保证通讯的真实性不走样,让读者从“真人真事”中吸取力量或教训,追求阳光生活。二是凝练。表述不能拖泥带水,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决不能用两句,要让读者感到干净利落,读起来轻松愉快。三是生动。善于用动词和比喻,也要善于拟人化写法,把深奥的东西浅显化,力求雅俗共赏。四是形象。每个人物的说话做事都有不同,要抓住“不同点”表述,才可能彰显人物的个性化。写事要抓住特点,弃“大同”存“小异”,才会写得具体形象,变成读者脑中的“梦境”。五是熟悉。打比方也要打读者熟悉的东西,决不能以陌生比喻陌生,影响阅读效果。六是深透。表述不宜冗长繁琐,但也不能说“半句话”,让人看不懂、猜不透。要“一针见血”、“一语破的”,才收得到“简洁明快”之效。七是白描。这是写通讯常见的手法,人物或事件本身就非常感人、富有特点,只需选好材料就能写出一篇好通讯,就不要故弄玄虚、绕山绕水的去着墨,令通讯大打折扣。八是逻辑。无论是纵向叙述还是横向描写,语言跳跃不怕,怕的是前后矛盾,让读者莫明其妙。逻辑不严谨,语言就会错乱,就会让读者感到胡编乱造。九是点睛。写人写事都要画龙点睛,但不是空发议论,应“点”到为止。十是推敲。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讯的取材和表达也需要反复推敲,只有不断修改完善,才可能出精品。
故事要会讲,人物通讯“人性化”才有灵魂
相对来讲,人物通讯要比事件通讯难写得多,问题也就多。看得出,一些人物通讯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却没写好,让人感到有些散乱,缺乏“个性”支撑。所以,我再就人物通讯讲一讲。
鉴于篇幅,我不多讲,只讲十忌:一忌“见事不见人”。防止主题先行,表皮采访,一大堆材料,放到谁的身上都一样,没个性,无灵魂,变成“行尸走肉”的东西。二忌“见人不见事”。图解典型人物,没有“事实”支撑,变成“口号”似的空壳文章,犹如“幽灵”游走,魂难附体。三忌“脸谱化”。没有什么差别,写什么人都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人物“活”不起来。四忌“褒一贬众”。为了突出所写的人物,否定历史,打击一片,损伤典型人物的代表性。五忌“一好百好”。脱离生活,失去客观,不是写人而是写神,让读者发出“假得很”的感叹。六忌“想当然”。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搞什么“合理想象”,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农民说的“话”像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说的“话”像记者本人。七忌“道听途说”。闻风就是雨,不加采访核实,捡进箩筐就是菜,大书特写,误把庸人当能人,缺乏典型性,难以服众。八忌“思想滞后”。写人就是写“时代”,记者与时俱进才看得清“人”的时代意义,展示“人”的力量,昭示发展方向。记者若是思想滞后,先进人物也会写成毫无意义的普通人,难以写出时代感。所以,记者要是未来的瞭望者,才可能写好人物成长轨迹,预示人物发展前景。记者“见多识广”才会具备这种能力,体现写人物通讯的智慧和技巧。九忌经验主义。一个人物写成功了,获得普遍赞誉或大奖,就“守株待兔”,一成不变地写下去。这种写法,写什么人物都是一个“味”,不算成功。记者要有反省意识和探索精神,好中求好才会不断进步,也才可能一篇接一篇,写出“与众不同”的人物通讯。十忌“有闻必录”。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人物通讯也要遵循“新闻不是有闻必录”的要求,要讲人物的典型性,这才有代表性。代表性寓于典型性之中,一般来讲,多数通讯以正面人物为主,揭示人类“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有一些揭露反面人物的,通过反面典型,向世人敲响警钟,发出警示。
学以致用,有“悟”才有“质”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抓住了媒体发展的要害,他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是人才优势。”习总书记的话给我们指明了“自我提高”的方向。
自觉地学以致用,才会不断有“悟”,实现“质”的飞跃,这是增强通讯采写能力、提高可读性的重要方法。个体素质决定整体素质,新闻队伍也是一样,通讯的可读性还得靠记者自身勤奋努力,才会扩大成果。因此,“自我提高”才可能“整体”推进,全面开花结果。
要写好通讯,不断提升通讯的可读性,就要善于学习、实践和总结。一是善于学习。向优秀的人才学习,向优秀的通讯学习,向拼命的精神学习。二是善于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闯新路。三是善于总结。总结过去,总结现在,预测未来,从而“查缺补漏”完善自己。要把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和善于总结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迅速增强采写通讯的能力,提高通讯的可读性。
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知道通讯的特点和规律,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才可能“缺什么补什么”,把劣势变成优势,采写好每一篇通讯。我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把爱岗敬业融入事业追求中。只要有这种境界和精神,不仅通讯写得好,其他体裁的新闻也能写好,久而久之,才可能成为新闻战线上的多面手,不断推出精品之作。二是养成“处处留心皆新闻”的习惯。新闻线索和素材就在生活之中,带着捕捉新闻的大脑观察人和事,就能发现值得写的通讯很多,融入生活之中,就有写不完的新闻题材。三是做好“回头看”工作。要写好通讯也要认真做到“回头看”,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是直是弯,从而纠正自己的步伐,少走弯路,快速前进。
需要与同行们共勉的是,要写好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就要有一种钻研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可能把通讯写得好上加好。同时,还要有一种契而不舍的精神,追求“至善至美”效果,才会多出精品通讯。我们不能再局限于“看通讯”和“写通讯”上,这样下去,写通讯的路子会越写越窄。在实践中,经常把优秀的通讯拿来研读,比较一下,为什么这些通讯会写得如此之好,自己的却总是不如意,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找到问题和不足,才可能正视和解决问题,尽快跟上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一分付出一分收获,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改变自己的思路,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通讯的“个性化”之路。
可读性是衡量一切文章质量的核心标准,写通讯也一样,必须紧扣可读性下功夫,写出“活”的通讯来。像报告文学那样写通讯,就是要学会运用文学的一些“形象”手法,掌握一些技巧,把通讯“典型”发掘得更深,形成强大影响力,以“可读性”拓展读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