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写作经验谈(七)—信息撰写要找准切入点讲究表述方式
文章标题:信息写作经验谈(七)—信息撰写要找准切入点讲究表述方式
撰写信息是信息工作者的基本功。有了好的事实不一定有好的信息,有了好的思想也不一定能写出好的信息。首先在于怎么把握角度,怎么找准切入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反映信息要有高度,要站到一定的层面去分析判断这条信息的价值。但是,写信息的切入点又要小,不能面面俱到。一是切口要小,入手要低。现在的信息撰写有两个通病:其一,从自身角度出发反映情况,干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而不善于作纵横交错的对照比较,下功夫寻找信息反映的侧重点、切入点;其二,铺排太多、面面俱到,题目入手大、排场结构大,哪怕是一个很生动具体的事情也要肢解开来,铺排罗列成几个要点。事实上,当前基层工作都是中央正确领导下实施运作的,一般不可能在整体上实现突破,只要在具体环节上有创新、有突破,就有一定的反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能信息反映的情况只是一个很小的侧面,但就是这个侧面体现了亮点,引起了领导的关注,那也值得反映。二是精心选择好角度。角度可以决定一篇信息的生命,有了好的角度就知道怎么切入立题、怎样取舍材料。信息反映的关键就在于发现亮点、寻找可取之处,以最佳的角度、最新的视角、最优的表述,去反映比较好的信息内容,而不是写一篇全方位的汇报材料。三要坚持“独特情况单个反映,普通情况综合反映”。发现信息点子、苗子,如果情况比较独特,哪怕是一个村组、一个街道社区也完全可以反映,而不要贪大求全搞成所谓“综合信息”。如果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实施,那就不能只反映一个点上的动作,而要进行综合提炼,更多反映普遍性、规律性的情况。
——发现正常情况外的异常情况,寻找规定动作外的自选动作。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因此领导需要有更多的问题性信息进入他的视野。同时,实际情况是发展变化的,政策法规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环节,解答所有的问题。这就给我们的信息反映留下了广阔空间。要避免简单地反映上面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就要坚持“围绕重点、突出特点、抓住亮点”,更多地反映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的情况。要以“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为方法去开发信息:一方面对准领导层面思考、关注的问题,努力在实践中寻求答案;一方面针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供领导可以参考借鉴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要善于把反映的信息内容放到一定的环境中去比较:一是放在大范围、大系统中去综合考察,看有无普遍性、典型性;二是与周边左邻右舍横向比较,看有无独创性、特色性;三是放在本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纵向对比,看有无创新性、突破性。信息撰写不需要文学语言或者新闻笔法,更多的是平铺直叙,有时还比较刻板,是以“白开水”的形式来表述有滋有味的东西。但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还是有自己的表述方式和要求的:
——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所谓“看人先看脸、看报先看题、看书先看皮”。对于领导来说,每天阅读量很大,要关注一条信息首先就是看标题。真正好的信息标题就是一个浓缩的点,一眼望去,甚至可以不再看下面的具体内容,就已经获取了相当多的信息量。对于一些比较独特的情况需要全面反映工作过程,可以用二级标题。
——行内话要少说,新鲜事要多讲。信息主要在党政系统内部运行,是给领导者、给同行中人看的,要少讲道理,多说事实。除了适当介绍背景情况,信息反映一般不需要直白地讲道理,主要是以事实来说话。根据什么、依据什么、针对什么要交代清楚,让人明白开展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判断其价值意义。
——报送信息要跑在前面,撰写信息要站在后面。报送信息要有时效性、敏感性,要冲在前面、报在前面,但撰写信息时就不能把自己主观意愿摆进去,而要“以事实来说话,让别人去评判”。事实胜过任何夸张的表述,信息的真正魅力是靠客观事实支撑起来的。所反映的信息内容有没有价值,要让读者自己通过你客观表述的事实去认识判断。
——信息反映无禁区,报送出手有讲究。报送信息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讲方式方法。一方面反映的范围不应当设置禁区和障碍,但凡“领导需要了解的”和“需要领导了解的”情况都应该报送。另一方面,要讲政治纪律,出手之前一定要认真审核把关,防止出现政治错误和技术错误。特别是通过网络报送信息后,更要注意工作的严肃性,不能不负责任地重复报送或抄袭制作虚假信息,造成工作被动。报送问题信息要更多体现宏观性、普遍性、前瞻性,侧重反映非正常情况、制度性缺陷和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提请上级予以重视。
《信息写作经验谈(七)—信息撰写要找准切入点讲究表述方式》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信息写作经验谈(七)—信息撰写要找准切入点讲究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