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知识(市政府办公室:孙传志)
写作的基本概念:写作,是我们业务干部和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能力。不会写作就不能从事管理,不能胜任业务。至少完全可以说,不会写作,就不能做好一个国家公务人员。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写作,顾名思义,是指写诗作画作文章。我们这里所讲的写作,仅指写公文(当然包括专用文章)。这种写作,是针对干部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作为干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客观事物经过人们的认识活动,成为思想、感情、信息,要是用文字组成篇章把它表达出来,就是写作。
1、写作的基础是认识能力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写出的文章好不好,首先取决于意思对不对,应不应该和值不值得写出来告诉别人。
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从那里来的?来自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想内容正确及深刻与否,决定于作者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对客观事物以及主观的意念进行科学的认识,从而得到正确的思想。这一方面指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精细的观察力,发现别人没有认识的事物、特征、动向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是对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行思考,使之进入理性认识阶段,这就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形成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想内容。
2、写作的实质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写作,从认识开始直到成文定稿,贯穿着思维活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就要经过思维,从写作角度看,就是鉴别——去伪存真,选择——去粗取精,联想——由此及彼,分析——由表及里,渐次进入构思阶段。从构思起草到修定成文,仍然是思维活动的继续;它贯穿了命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定稿的全过程。换一个说法,事物反映到头脑,即输入信息,只有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才能用文字表达成文章。所以,文章只是思维活动的“物化”结果,写作能力实际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提高思维能力,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想得合乎思维规律,即合乎逻辑;二是要想出新的路子、新的深度,能解决新问题,想出新办法。这就是开拓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表达能力也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前面讲过,写作能力的基础是认识能力,实际是思维能力,但是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却又不等于写作能力。我们这里所讲的写作能力是指书面表达能力,即用文字以适当方式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把信息输送出来的能力。
写作要具备七种能力:★审题能力,★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系统地整理材料的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选择文章体裁的能力。
列宁概括的“三大要素”:选择主题,论述主题,文字修饰。
选择主题的能力,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能选准、抓住有意义的主题,命题作文能正确审题并确立正确的主题。
论述主题的能力,就是能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结撰文章来表达主题。
文字修饰能力,指词章修养,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符合语法修辞规律,又适应文体,而且能发挥文字的表现力,具有健康的文风。
第一章公文、文件
公务文书,即机关应用文章,是指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企业事业部门用来沟通、协调和处理上下左右之间公务关系、办理机关事务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有法定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正式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文件,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施党的领导的重要工具,是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以及沟通情况的重要手段。”党政分开,政府公文和党的文件渐有不同,但都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开展党政工作、领导各族人民进行四化建设的正式文件,体现了邓小平所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办法”的一个方面。
第一节概述
一、公文的含义
1、含义
按《办法》、《条例》所用名词,国家机关称公文,党的机关称文件。由于共通之处甚多,按习惯皆称为公文。公文是党政机关处理党务政务、人民团体和企事业部门处理行政事务所使用的正式文字材料。
2、我国公文发展沿革线索。
公文随社会发展。公文的形式、特点、功能是历史形成的。当前公文的办法,条例是适应现实需要而有其发展沿革的历史过程。
我国公文起源于原始公社后期,有结绳和图示法。奴隶社会有了成熟的公文。封建社会有发达的公文,门类齐全、格式严整,名文高手如云,当然,冗杂繁琐,弊病也很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