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是指为领导在会议上讲话并与会议报告协调,紧扣会议内容,带有表态性、指导性、宣传性和鼓动性而写成的文稿。要写好讲话稿,使其既体现集体决策,又适合讲话者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由于没有掌握讲话稿的写作规律,平时不注意积累和锻炼,到写作时尽管动了不少脑筋,下了不少功夫,写出的讲话稿仍难以让领导满意。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写出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谈三点粗浅体会:
一、要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和受众心理
对领导意图和受众心理把握得怎样,要看自己的悟性。当然,这种悟性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是*长期工作的积累,二是*丰富的生活历练。实际工作中,对领导的意图把握得越准确、越及时、越深刻,稿子在领导那里就越容易通过,工作就越容易得到领导的肯定。那么,如何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呢?一般来讲,领导对讲话稿的期望值非常高,这也是写作人员“为伊憔悴”的缘由所在。但领导由于工作繁忙,一般情况下只给起草文稿的同志提供一个主题,甚至放手让写作人员去自由发挥,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对领导意图进行挖掘、研究和把握。
首先,要了解领导“为什么要讲”。也就是要弄清楚领导为什么需要这篇讲话稿,领导讲这个话想解决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少走弯路,写出的讲话稿就能有的放矢,而不致离题甚远。
其次,要了解领导“想讲些什么”。了解领导想讲什么,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一些跟随领导多年的同志,思想上能与领导高度契合,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表达出领导的思想,甚至“发展领导的意图”,就是因为平时能做有心人,把握住了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领导的思想和意图往往是从他的工作、调研、思考、学习中产生和体现出来的,只要平时多听、多记、勤归纳,及时把领导零星分散的意见和思想火花归纳起来,用一条线贯穿起来,领导的思想脉络就出来了,想讲什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再次,要了解领导“想怎么样讲”。写文章没有公式,领导讲话却有其风格,因此,领导“怎样讲”还是大有讲究的。有的领导喜欢紧扣形势,结合实际,不绕弯子,不搞形式,单刀直入,切中要害;有的领导擅长说理,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平和亲切,鞭辟入里;有的领导喜欢理论分析,逻辑缜密,语言严谨,观点鲜明;有的领导喜欢用基层事例说话,生动真切,通俗简洁,干净利落。因此,我们写讲话稿一定要研究领导的风格,否则领导讲起来不顺口,下面听起来不顺耳,写作人员的辛苦也多半会白费。
除了能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有经验的写作人员还能了解听众心理,即要吸引人听得下去,要使人能听得懂,要能说服人、打动人。衡量领导讲话稿的优劣也是同理。不同的听众由于身份、阅历、文化层次的不同,对领导讲话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基层老百姓来讲,他们要求领导讲话多一些群众语言,尽量通俗一点,多关注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如果听众是机关干部,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讲话稿就要思想深刻、观点新颖、论据充分,讲究表达艺术;如果听众来自各个层面,众口难调,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口味。但无论如何,大家听领导讲话,都希望听到新鲜的东西,都不希望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领导讲话就要尽量涉及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多用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扩大知识面,加大信息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要深入挖掘材料和吃透情况
领导讲话稿要做到内容准确、观点精辟新颖,就要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吃透方方面面的情况。搜集和挖掘材料如果不付出时间和精力深入搜集挖掘,则很难获得有价值的材料。一般来讲,领导讲话稿所需要的材料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上情”材料。主要是上级文件、会议材料、调研报告等。要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细心研读,从中深刻领悟、准确把握上级精神的要点和实质,看有哪些新精神、新要求、新提法,对起草领导讲话稿有什么借鉴意义,在起草中如何吸收和体现。
二是“外情”材料。包括国内外相关方面的发展趋势、研究动态、最新观点,各地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政策举措等,主要从各种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取。
三是“下情”材料。领导讲话一般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把当地主要情况和存在问题搞得清楚,讲话稿就越有针对性,就越能击中靶心。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深入挖掘下情,研究新鲜的例证、总结新鲜的观点、采撷新鲜的语言,才能远离书生气,解决东拼西凑的毛病,讲出自已的话,充满时代气息,讲话稿的味道才能出来。
搜集和掌握材料只是基础,根本之处还是要吃透情况,提炼观点,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检验写作人员“功力”的关键。提炼有价值的观点,应把握好三点:一是观点要“高”。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胸中有大局,形成的观点才会更加全面,更有权威,更加有战略性,起草的讲话稿才能从工作的大方向上着眼,才能把一些全局性问题讲深讲透。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