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发展实施规划
1.质量发展总目标: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主导产业和产品质量整体素质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和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基本建成质量强市。
2.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以上,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建筑建材、烟花爆竹、食品等重点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轨道交通装备、刀片刀具、陶瓷、新型材料等主导和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新增1家国家质量奖企业, 2-3家省长质量奖企业, 20家市长质量奖企业,5-10个湖南名牌产品,20个株洲名牌产品。
3. 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名牌和质量奖发展规划,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体系。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国家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推动质量水平由符合型向卓越型迈进。
4. 实施标准提升工程:加大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力度,鼓励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支持企业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标准情况,提升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5.增强产品质量竞争力:完善品牌培育、认可、扶持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研发,努力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
6.加强质量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强化计量技术支撑作用,建立和完善全市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深化计量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程,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加快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区域公共检测平台,推进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市场化。强化企业自检能力建设,使之成为质量保证和技术创新的基础。
7. 打造质量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质量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依托物品编码与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资源,加强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质量安全动态监管、质量风险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质量信用管理的效能。
8. 强化质量的舆论宣传:大力开展质量兴市和质量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提升社会大众质量意识和质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质量信息发布制度,主动及时地发布质量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9.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责任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完善产业、环保、金融、财税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完善质量兴市绩效考核体系,将质量指标,尤其是质量安全约束性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10. 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质量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质量诚信体系,构建全市质量信用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开展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健全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完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加强质量信用社会监督。
11. 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健全质量举报和投诉处理机构,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12315、12365等投诉热线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积极推进社会性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增强公众的质量维权意识,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更好地维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
12. 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加强质量兴市统计、数据分析等质量基础工作,将质量统计指标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认真开展以质量兴市为主题的统计与调研,建立和完善质量统计制度和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进一步深化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质量等分析报告工作,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