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为官—试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为官
----试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道德它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从政道德是领导干部在从事公务活动中应当遵守或者遵从的原则、美德、品性。它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从政道德它体现了领导干部在从事政务管理活动中应当具有的高尚品格。
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发生了激烈变迁。现代化的“阵痛”在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文化危机。这种危机产生的因素之一是由于我们在选择市场经济时,并非源自于本民族文化,而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下开始推行市场经济的。因此,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对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考验是极为严峻的。人们不无忧虑地看到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和蔓延,特别是有的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他们不是勤勤恳恳地作人民的“公仆”,而是高高在上当“主人”,严重脱离群众,追求吃喝玩乐,不惜询私舞弊,疯狂行贿受贿,大肆贪污腐化……严重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良心和准则,成了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分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第一,市场化取向,导致少数领导干部对从政道德内容的模糊性和效果的利益驱动性。市场的利益驱动成为了支配少数领导干部实际行动的重要因素,利益驱动使这些领导干部背离了从政道德的戒律。
第二,个体本位观念,导致少数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特征上的混淆性。因为个体本位观念的存在,让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政道德要求。
因此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应大力弘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从政道德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以体现在领导干部对自身利益某种程度上的舍弃,为公众利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正是领导干部展现自身价值、实现辉煌人生的过程。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它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威望,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它就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相反,如果他们道德败坏,在群众眼中就丑陋无比,一钱不值。因此领导干部要注重从政道德修养,为“官”有德,以德为本,以德从政,以德取才,以德养廉,以德治家。
一、以德为本,注重立德自律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以德为本,古人说:“君子进德修业。”其意就是将道德与事业看作为君子奋斗与追求的两个方面,在道德与财物二者间,中国人重于德,将德看成是一个人的根本。《双学》一书中写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就是有力的佐证。古人说:“德,国家之基也。”可见,宣扬礼教,推崇德治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所以,道德历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做官先做人,为官重修德。古人尚且能如此,作为我们当代的领导干部就更应该自觉地以从政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领导干部注重自身的修养,应该在立德、自律、修身上下功夫。
首先要立德。德,指思想政治素质,它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包括革命事业心、理想、信念、情操等。由于领导干部是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领导责任,因而领导干部对从政道德要求更严,标准更高。都要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立德。以个人立“德”,立的是“小德”、“私德”;以人民立“德”,立的是“大德”、“公德”。
其次要自律。自律,就是要能够自觉地“遵循法度,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认真履行职责。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严以律已,必须“五官”端正:
“眼不偏”,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地域看发展,眼睛向下看群众,不偏不倚看干部,视野开阔看全局;
“耳不软”,既要有从谏如流的胸怀,又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偏听偏信,能容逆耳之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报喜不报忧现象、奉承拍马之言失去市场;
“嘴不浮”,讲话实在不浮夸,敢讲真话、心里话,不讲或少讲不偏不倚的套话、不咸不淡的空话、不痛不痒的废话,同时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
“手不长”,牢记“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古训,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抓”的告诫,不该拿的不拿,不该给的不给,不该签的不签,不伸手要官、要权、要钱、要物,真正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成为造福于民的工具;
“腿不懒”,迈开双脚,勤下基层,沉到基层,接触新鲜事物,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真正体现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的转变。同时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再次要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