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企业文化故事样稿-真情女法官
法院企业文化故事样稿-真情女法官:
厉莉:真情女法官
4月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内,厉莉和小颖再一次见面了,看着厉莉手中那袋不似平常那样鲜艳的淡红色血液,小颖握着厉莉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已无法言语的她在纸上费力地写下了一行字“姐,你疼吗”,在看到那七扭八歪却满含深情话语的瞬间,厉莉隐忍已久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滑落脸畔。事情还要从八年前说起。那是,厉莉刚刚大学毕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憧憬,她来到首钢集团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那时中华骨髓库正在重新组建,厉莉工作的地点距离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不过几步之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路过血液中心,那里正在做有关捐献干细胞的宣传,宣传板上“白血病”的字眼唤起了厉莉记忆深处尘封的印迹。白血病,象厉莉这个年龄的女孩,最早知道这个词,应该都是源于日本的电视连续剧《血疑》,山口百惠扮演的杏子得的就是这种病。然而,对于一个当时才几岁的孩童来说,远在异国他乡的生死绝恋并不会在她心里产生多大的震撼。但是,一个表姐的离去,却让年幼的厉莉深刻地懂得了,这个词和绝望有关。厉莉的表姐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白衬衫蓝裙子红领巾马尾辫,总会让人想到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首歌。这样一个鲜活美丽的生命,却在12岁那年因为白血病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世的时候七窍流血,她的妈妈肝肠寸断。表姐的名字里也有“莉莉”两个字,所以每当她的妈妈见到厉莉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个可怕的疾病因此在年幼的厉莉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关乎痛苦、泪水和绝望的记忆。从红十字血液中心回到家后,厉莉赶紧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屏幕上弹出的页面正是中华干细胞库对于白血病的介绍,一个个白血病患者期盼的眼神、与病魔顽强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一个个捐献者对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诠释,都深深地震撼着她。经过慎重的考虑,厉莉于初郑重地来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签署了捐献登记表,留下自己的血样,成为了中华干细胞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既然选择了作一枚希望的火种,就不能轻易放弃燃烧。虽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但厉莉心中却早已把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当成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她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白血病患者的一份光明和希望。由于非血缘关系的骨髓配型成功率极低,只有几万、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分之一,在几年的时间里,厉莉一直没有接到中华干细胞库的任何通知。她每天照常地上班、下班、学习,为实现自己下一步的目标——考取法律硕士研究生积蓄着力量。,厉莉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她的母校辽宁大学,在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当背着行囊回到久别的校园时,厉莉顾不上收拾整理、顾不上和家人朋友联系、顾不上和新同学联络感情,而是在第一时间拨通了中华干细胞库的电话,告知了自己变更后的联系方式。她的心中一刻也没有淡忘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正是这份知行践诺的责任感成就了一位苦苦等待捐献的白血病患者。4月的一个下午,正准备去上课的厉莉接到了中华干细胞库的电话,她和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当时电话那端的工作人员给了厉莉两天的时间,让她考虑一下是否愿意捐献。站在教学楼前,厉莉难耐心情的激动,其实早在六年前在登记表上签下名字的那刻起,厉莉就在等待着,等待配型成功,等待采集捐献,等待伸出自己的双手为素未谋面的患者延续生命中的那缕阳光。这个很久以前的约定即将实现,这个承载了生命命题的允诺也即将兑现。当天晚上,厉莉拨通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告知愿意继续捐献,听着工作人员关于同意捐献后没有反悔余地的解释,厉莉平静地说到,“您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好这件事,绝对不会背弃我当初的诺言。”于是在那段日子里,厉莉开始忙碌了起来,高分辨率检测、程序繁琐的体检、身体调养、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不出现任何意外状况,她是在保护生的希望,是在积蓄生命得以延续、传递的血脉和力量。5个月后,厉莉走进了采集室,新婚的丈夫陪在她的身边。经过两天的动员剂注射后,厉莉的血液经过分离成功提取出了所需的300cc造血干细胞。那次的移植非常成功,在一系列痛苦的排异反应之后,上海白血病女孩的血液指标达到了正常。在经过长达十个月的休养之后,她终于再次走进了校园,回到了她熟悉的课堂继续学业,一位16岁少女的花季青春得以继续绽放。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厉莉和受捐者小颖通过书信逐渐有了联系,小女孩消沉时,她不住地鼓励开导;小女孩取得成绩时,她由衷地分享喜悦;小女孩诉说心事时,她耐心地倾听询问。厉莉不仅赋予了小女孩生的机遇,也赋予了她生的希望、生的勇气和生的力量。9月,厉莉挥别培育了自己7年的母校,带着多年憧憬得以实现的兴奋和期待,成为了房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干警,向着成为一名人民法官的目标不断靠近。那一刻,千里之外却血脉相连的厉莉和小颖约定,对于即将面对的新的人生,一定要用感恩的心去认真经营。原本以为日子可以这样温暖而平静的走过,但命运似乎想用更多的磨难来考验这个坚强而上进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