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征文-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镇位于始**南部,距县城45公里,东与江西全南县相邻,南与翁源县交界,西与隘子镇接壤,北与深渡水乡相连。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5万。20xx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212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635元。
**镇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地面积达24万亩(人均15.4亩),耕地面积却只有1.1万亩,真可畏“九山半水半分田”。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对发达地区和平原地区而言,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普遍比较缓慢,一些经济指标的绝对数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人民生活还比较困难。
从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的加大,生态建设、水利配套、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投资快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全镇的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镇底子薄,基础差,欠帐多,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
2、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山区的大部分农民主要收入仍然依靠耕种土地,靠山“吃”不到山,农业企业力量又极为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多年来,农业科技、信息、标准化生产、防疫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体系十分脆弱,农民生产的盲目性未得到根本改变,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冲击较大。
4、农村劳动力技能低、难以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镇的现状是:有文化知识的青年人大部分都已外出务工,在家耕种的农民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由于缺少文化,不懂技术,没有特长,农业产业效益低下。
山区农村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紧紧依靠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彻底改变山区农村的落后面貌:
一、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山区农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模式,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实施农业产业化走好“三步棋”:一是发展主导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逐步营造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在具体操作上,注重资源优势观念,积极开发本地资源;注重规模经营观念,实现连片规模开发;注重特色经营观念,努力开发名、优、新、特、稀产品;在经营方式上,积极探索“种植规模化,经营分散化”;在山林问题上,要坚持所有权不变,使用权搞活;在科技兴农上,要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联系到**镇的实际情况,就是要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具体来说就是山上育林,山坡种果,田里种桑,水中养鱼,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二、是培育龙头企业。要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要以资本为纽带,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较强辐射力的企业,逐渐做强、做大。如,可在**镇大力发展林业精加工企业,改变以往靠卖林木资源来获得收入的做法、鼓励和引导林木加工企业积极开发木制成品、木制工艺品,在延伸林业产业链条的同时,不断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林业协会、蚕桑协会、水果协会等,充分发挥其连接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农民的中介组织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健全利益调节机制。本着“互惠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合理调节生产加工、销售之间,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条块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特别要强调处理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二、发展乡镇工业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振兴山区农村经济,必须对发展乡镇企业有个认识上的再提高和措施上的再落实。山区农村在发展乡镇工业上要注重两个结合:一是发展乡镇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二是发展乡镇工业与乡镇服务业相结合。要完善机制,以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为重点,推进乡镇企业改革、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乡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乡镇工业向墟镇集聚,把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强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改变乡镇工业的“低、小、散”格局,改变乡镇功能混杂无序的状况。山区农村在发展乡镇工业上,要解放思想,改变“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突破经济发展的区域界限,积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努力从优化资源配置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要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发展精品特色农业,把**镇生态、绿色、无公害的特色产品如香菇、木耳、米粉、豆腐等推向外地,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提高山区农村干部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