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烟水工程征文-彝乡人的烟水情结
彝乡人的烟水情结
20xx年的4月30日,我和同事到珠街乡察看烤烟移栽进展情况。珠街乡位于黒惠江畔,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距离县城112公里,海拔1300-20xx多米,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8-20℃,土壤肥沃,属于温热气候带,适宜于烟草种植,是我县的烤烟种植第二大乡,目前已连续四年实现100%种植红大品种,是保山市有名的特色优质烟红花大金元种植基地乡。随着车子驶入珠街乡境内,看到公路沿线上、下和对面的烟地已是清晰可见的烟苗,让我着实大吃一惊,“怎么珠街乡的烤烟实际移栽进度和上报的进度相差无几”?眼见为实,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彻底消除了我对珠街乡上报已于4月28日全面移栽结束的怀懝。
我们到了丛岗村勒色村民小组,看到种烟大户张永先正在忙着追施第一次提苗肥,我和他是老熟人了,92、93年我在珠街工作的时候就认识他,一番热情的招呼过后,我向他了解为什么今年移栽进度如此之快的原因。
他微笑着告诉我,主要是得力于近两三年来大力建造小水窖和20xx年建造的管网工程,“我家目前有三个小水窖,可以利用管网工程把从两三公里外引来的水储存起来在明年用,大旱之年,管网工程还能一更斯(不间断)的保证移栽和抗旱保苗用水,再旱的年景也不怕了。不象你在珠街时的那样了,雨季的水用不完,栽烟季节天晴没水用,过去我家栽3亩烟,移栽时要到距离烟地一公里的洼子里挑水栽烟,一天才会栽得两三分地,3亩烟要在10多天,并且由于没有水的保障,栽后烟苗会枯死成活率极低,即使成活也由于不能及时带水带肥进行提苗追肥,致使烟株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容易发生病毒病,产量产值很差,每亩只有七、八百元的总产值。而现在不同了,有了管网工程和小水窖后,我家栽10亩烟,一家人三天就可以栽完,并且还有充足的提苗用水,因为有了水的保障,各项技术措施可以及时落实,烟株营养充足、生长健壮,病害也少了,产量产值也提高了,每亩大概可以拿到两千多元的产值,今年种的10亩烟,可以有25000元左右的收入,我四年连续栽烟都在8亩以上。由于收入的增加,家里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了,摩托、手机、电器等一应俱全,今年初还新翻修了房子。因为有了水,我还安了太阳能,白天干完活后也可以和你们城里人一样洗澡、冲凉,冲完澡人也精神了,身体也更健康了,第二天干活也更有精神了,这要是在前几年,那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你知道,我们这里一到4、5月份就干旱少雨,连人、畜饮水都困难,甚至早上的洗脸水还要留到晚上做洗脚水,洗脚后再用于喂牛,可谓滴水是金,就因为20xx年来的烟水工程的实施,使不敢想的事变为了现实。这是你们烟草公司对我们烟农的关心,是想我们烟农之所想,急烟农之所急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是啊,从20xx年烟草系统实施烟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珠街乡党委、政府领导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认识到烟水工程对珠街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力举措,珠街乡的乡村干部和烟农积极性高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乡建造小水窖4411个,加上前几年以工代赈项目建造的4000多口,目前共有小水窖8410多口,犹如唐朝诗人岑参诗里说的“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千百万个小水窖在彝乡安了家,落了户,覆盖了33000多亩的山地面积,建成的一件管网工程,还为1000多口小水窖保障了水源。这些工程的实施,为彝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改善了条件,增添了色彩,嘿!难怪彝乡人对烟水工程有这么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