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征文作品---四世同堂画眉桥
我很普通,只是闽赣粤三省交界要道中的一座普通桥梁而已;但我很荣幸,因为时间老人让我们四代同堂,见证了交通公路的发展变化,成为文明古城汀州的一道独特景观。我名叫画眉桥,位于319国道346k+277白叶岭地段**县策武乡南坑村。我爷爷的父亲已有好几百岁了。据《汀州交通志史》记载:画眉桥,因桥址座落古道(旧时驿站)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2——1424年,汀知府朱建所造,后屡毁屡建。清代光绪二十九年,画眉铺村人袁长懋等人,向众人募捐,在原址上修建成小石拱桥一座,桥长八米,宽1.6米,青石块铺成路面,仅供行人通过。
我的曾祖父一生饱受屈辱和痛苦,却有幸在即将退休时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长征。那是1934年9月30日的下午,工农红军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从长征的首发站、南山镇钟屋村誓师出发,经过画眉桥前往汀州城,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我的爷爷出生于民国时期。1935年2月国民政府兴建朋瑞公路时,在距我爷爷的父亲60米处修建起一座公路桥,桥长25米,宽5米,凹凸不平的砂土路面只能通过小型车辆。我的爷爷一出生就备受兵匪和饥饿的煎熬,缺少管养的爷爷在苟延喘息中终于迎来了1949年解放的洪流,于是开始了为人民服务的新生。
我父亲文革期间出生。1970年人民政府在改造朋瑞公路时,将弯道取直,在距我爷爷20米的地方,再建成了一座长25.6米,宽6.3米的石拱桥。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差,桥面仍是砂土路面,养路工人只能靠“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来养护我,令我苦不堪言。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神州大地,在“要想富,先修路”及“大路大富”的大潮涌动中,我的诞生变成为人们的共识,被摆上了议事日程。199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及省、市交通公路部门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针对我父亲不堪重负、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现状,决定在319国道改建白叶岭路段时扩路降坡、进一步截弯取直,实施“先行工程”。于是我在长达一年工程建设的母腹中出生了。投入25万元建造起来的我,桥长44.5米,宽12米,桥面是水泥路面,桥身既坚固结实,桥型又美丽壮观。站在父辈的角度,我的曾祖父这样评述我:“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遥兮若流风之迥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
20xx年即我出生后的第七年,随着交通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部门在对319国道全线实施改善工程中又对水泥路面进行重铺。进行整容后的我连接了319国道,为319国道注入了新鲜血液。每天,从我身上通过的交通量达3000辆左右。我用年轻、结实,畅、舒、美的身躯为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成为了一条连接闽赣粤的必经之桥。
此后,公路人不断为我美容。他们响应龙岩市委、市政府实施“千里文明风景长廊”工程的号召,提出了“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因地制宜,按照“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美绿化原则,在公路两侧种植了香樟、尾叶桉、樱花、四季桂等路树。绿化美化后的公路犹如让我插上了腾飞的绿色翅膀。
20xx年,公路部门积极开展“绿色长廊和谐公路”建设,在画眉桥两端再植香樟、间植冬山菊,铺设草皮,乔灌点缀,再次打扮后的我更加楚楚动人、美不胜收,成为了319国道上的一处亮丽风景线。
我的诞生及日益“畅、安、舒、美”的环境,不但促进了闽赣粤三省的大交流、大发展,而且也改变了**落后的经济面貌,推动着南坑村又好又快地发展起来。如今的南坑村已成为闽西最大的银杏基地,银杏果销往东南亚等世界各地,是全省有名的富裕村。今年,南坑村两委结合我们四代同堂的景观,进一步提出要把南坑村建设成“兴业民富,安定和谐,山青水秀”的休闲农庄,让村民过上小康水准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我们一家四代的历史。我知道,在祖国大家庭中我很普通、很平凡,但我很骄傲、很自豪。因为,每一个看到我们四代同堂的人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句由衷的惊叹:交通公路发展变化真大!祖国发展变化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