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国庆六十年征文:一份绿叶的情怀第2页
可以转化成物质力量,是一种比物质的力量更强大、更深厚的力量。而文化的力量是要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出版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文化的成果记载、传播、积累的重要载体。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和前驱者,都十分重视编辑通过选择而形成舆论的社会地位与职责,而努力参与实践。所谓舆论,正是编辑在无数的信息中敏锐地挑选出关系到国家、社会、民众的重大问题的那些信息,进行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编排出版,从而激起公众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和感情。我国的编辑通过选择而进行导向,在促成以“改革开放”思想为精神支柱的社会凝聚力方面,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方面,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出版始终代表着一种舆论导向成为引领时代文化潮流的航标。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显示出新闻出版产业不仅能在促进经济走出低谷中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而且也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显示出自身的力量。温家宝总理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版集聚信心,文化更应发挥其感召力、凝聚力,起到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出版业是祖国肌体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胞,60年出版所取得的成绩,也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读书故事和心路历程,这些书和杂志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记载着祖国的兴衰,出版的阅读过程,凝聚着我们共同的生命记忆。每本书都烙刻着岁月的印记,体现出版的最高价值。笔者是生在60年代初,长在红旗下的60后,读了很多经典名著,后来又从事学术出版工作。我常常站在自己积攒了好多年、很多书的书房里,望着一面墙的书籍,任思绪飞扬,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自己曾经的青春阅读年代,更加体会编辑的神圣使命就是要用一本书、一本杂志来提升人类的精神高度。人生短短不过几十年,一本书或一本期刊却能传承百年、千年,所谓“书比人长寿”。编辑理应倾力奉献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才能对得起读者,编辑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在今天,所谓“承先”、“继往”,就是要继承老一辈出版人目光远大、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继承他们善于接受新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继承他们以开启民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和勇于负责的精神。我国的出版业正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轨,这不仅是出版方式的转型,更是出版观念的转变。
笔者是一名高校学报编辑,20几年亲身见证了祖国出版事业的不平凡历程。学报占全国期刊总数的八分之一,近两千所高等院校几乎都有学报,可见学报在全国期刊中的份量。学报出版是国家出版文化大格局的重要板块,在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流程中举足轻重。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的场所,办大学,一是选择知识,二是继承文化,三是创造知识,四是传递知识。高校办刊有其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人才优势,它的理论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从社会传播学来讲,高校学报的学术信息源和受众层都已纳入社会文化出版的大系统中。建国60年来,学报为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智力支持,做到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多少项科学研究填补了空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推动作用。
六十一甲子,展望前程,任重道远,使命是一种内驱力,更是一种哲学修养。做为承上启下的中年编辑,担当好,需要全面素质。必须具有文化自觉、理论功底、创新意识、经济头脑、历史眼光、全球意识,当然还要有奉献精神。一直以来,编辑都被赞叹为春蚕、蜜蜂、蜡烛、裁缝,但笔者更喜欢绿叶的比喻。诗人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就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它的绿荫。”绿叶,没有花的芬芳,果的甜美,可当百花争艳时,它真诚地衬托着每一朵花,让花蕊骄傲的绽放;当果实累累时,它默默负重托举。当冬寒来临,失去黄绿色彩的它献身肥沃的土地,孕育来年的希望,这就是无怨无悔的编辑情怀。
在亲爱的祖国60岁生日到来之际,我们承诺为祖国的出版大业,当好绿叶,勇于担当,在身后留下墨香、留下辛苦一行行,向祖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笔者对祖国生日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