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第2页
23日,**复兴门桥绿地中摆放的“艺术瓷盘”造型。奥运临近,**长安街上又增添了一批造型优美、别具一格的新景观。 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长安街凝聚中国人不同时期“精气神”
中国成立后,长安街以“政治一条街”闻名,就此成为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公共政治空间,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数以万计的人潮总是不由自主地涌向长安街,这股“精神合流”总会借特定载体喷薄而出,成为一代人念念不忘的时代记忆。
60年前的开国大典,30万军民涌入当时尚不宽阔的长安街,聆听新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后来的影像资料显示,那一刻全场欢声雷动,更有人热泪盈眶,彼时中国人对一个新生国家的期盼和憧憬,通过长安街30万人潮表露无遗。
在强调集体精神的五六十年代,每年“十·一”长安街都会举行国庆游行,其中队伍里的“游泳大军”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十月的**天气已转寒,但“游行大军”身穿泳装,光脚以正步方式走过天安门,即便下雨、浑身已冻得哆嗦起来,也都咬紧牙关保持队型,这些细节展示出当时中国人对集体荣誉感、集体意志力的高度认同。
70年代的中国风云变幻,更在1976年经历悲喜两重天,长安街上的人潮也不例外。这一年,数以万计的人们一度臂缠黑纱,手持白花,聚集在这条长街上为心目中敬爱领导人的离世流泪致哀,又在粉碎“四人帮”后敲锣打鼓、一路放着鞭炮来到长安街,庆祝这个国家的重生,把长安街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国庆游行,北大学子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打出的四个大字——“小平您好”说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将国人对改革开放大略的全心支持表露无遗。当时坐在观礼台上的北大校长陈佳洱曾回忆,最初他看到这个私自打出的横幅吓了一跳,但结果发现邓小平带头鼓掌,随后人群里学生的情绪更加激动。这一透着浓浓人情味的官民交流举动,本身就在印证中国社会日益扩展的开放精神。
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渐成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人的生活中也几番被喜悦、欢庆的洪流所激荡,这种情绪在20xx年7月13日长安街上的“午夜狂欢”中被放大到极致。当晚,**“申奥”成功的喜讯从莫斯科传来,长安街迅即被赶来的狂欢人流围得水泄不通。沿街随处可见脸贴红旗、载歌载舞的人群,数万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民众更是与登上城楼的国家领导人齐声高歌,堪称万人一心,举国同庆。
20xx年,长安街上的人流既曾含泪悼念汶川大地震中的猝逝生命,呐喊出“中国!加油!”,也曾聚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庆祝**奥运会开幕的灿烂焰火,带着悲喜交加的复杂况味,中国人迎来20xx年——此时的新中国,即将走过六十年一甲子的轮回。
现在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已进入倒计时,在今年的庆典上,人流中的90后一代注定会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这些被称为“心智成人化,行为幼稚化,做事极端化”的年轻面孔,将第一次站在长安街这一中国政治大舞台上,他们有何感受,做何表现,都将成为外界解读未来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重要线索。
8月24日,一市民骑车经过**长安街旁一间新增设的活动厕所。据悉,**市对长安街沿线废物箱、步行者导向牌、公交车站设施、活动厕所等十二类设施进行提升和规范,以适应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对城市环境的要求。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8月19日晚间,维护工人们在**长安街检修安保摄像头,为即将到来的国庆60周年做好准备。 中新社发 侯宇 摄
迎新中国60华诞 长安街再次大修焕发新颜
为适应新中国成立60周年隆重庆典活动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今年3月,长安街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历时5个月,截至本月26日,该工程已经全部完工。修葺一新的长安街首次实现了五上五下双向十车道的规划设计,大大提升了整体道路的通行能力。
此次大修除了外界专注的加大、加宽、加长、保证庆典用途之外,也努力使长安街变得更富人情味和亲切感,在繁华壮观与生动细致、在“讲政治”与“为民服务”之间寻找微妙平衡。
长安街承担的政治任务赋予了它中国政治地标的身份,之前,在没有阅兵、游行、集会等重大活动的平常日子里,当人们用普通街道的标准去打量长安街时,它难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旅游大巴不允许通过,路边座椅太少,内急时找不着厕所……
满足这些略显琐碎的诉求、让长安街更富人情味成为此次长安街大修的主要方向。今次大修将把西长安街路段拓宽,实现道路全部双向十车道,缓解长安街交通拥堵,沿街电话亭、阅报栏、垃圾桶、公交站牌、休闲座椅会被统一更换,街道两侧的国槐、银杏等行道树也将被更换或补植。
除此之外,今此大修还主打科技牌,透水砖、温拌沥青、热再生等新工艺、新技术,让雨天行人不再“甩泥腿子”,还增强了路面的防寒、防晒和抗车辙鼓包的性能,让路面寿命可延长十五年。
崭新的道路、宽阔的路面,以及人性化的道路设计整体提升了“神州第一街”的综合运输能力,经过这次大修,长安街已成为一条行车舒适、环境优美的人文景观大道,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建国60周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