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35090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9-28 16:17:53 阅读:153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五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割断了这种联系,大脑就无法反映客观存在,意识也就无从产生。
2、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方式和结果,是主客观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是考察刺激的物理量怎么样被转换成神经过程和心理活动的。
1、产生感觉的条件:
(1):要有作用于感觉器官表面而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
(2):是刺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即信息加工活动,是后才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体验。
2、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感觉所组成的统一的形态机能结构整体。
(1):首先,感受器把外界或体内的物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将物理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
(2):其次,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传递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系统网络的传递过程四,对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地加工;
(3):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传入的信息被人们所体验至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等维量的感觉。
综上所述,感觉就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3、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和触觉,痛觉。
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和机体觉。
19世纪中叶,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说,他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具有特殊的能量,即各种感觉神经的性质互不相同,每种感觉神经吸级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缪勒根据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神经产生相同的感觉这一事实得出结论:感觉的性质不决定于外界刺激物的性质,而商定于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即人的一种感觉器官在接受任何刺激物作用时释放一种该感觉器官所特有的能量。换句话说,人们所挂接感知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人的感觉神经自身的状态,因而客观事物是不可知的。
三、感觉的 意义
感觉 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上,感觉 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
感觉是认识的入口,通过感觉,人才能分辨认识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态和内部 器官的工作状况。
感觉 剥夺实验说明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认识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并波及到人的情绪和意志,造成心理上的紊乱及至病态。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觉性
心理量与物理性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物的感受性也是不一样的。从最小到是是非非的感觉量的全距确定了人的感觉系统的感受性的范围。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试题的。阈限是指界限或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的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相对感觉阈限两类。
1、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阈限又分为下绝对阈限和上绝对阈限。
下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上绝对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绝对阈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即对刺激越敏感。用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阈限,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S=1/R 其中:S表示绝对感受性,R表示绝对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是被试辨别两种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析最小差异量。这一量值又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I/I=K
I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
K称之为韦伯分数
上述公式也称为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不再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变化。
实验表明: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的K值不一样。
三、心理物理定律
心理物理定律是表明物理刺激的强度与它所引起的感觉量之间的关系的定律,它是由19中期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创立的。
1、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又称对数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假定,把最小可觉差(即连结的差别感觉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S=KlgI C
式中:S为感觉量,K和C为常数,I为刺激强度(物理量)。刺激强度的变化手它所引起析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2、史蒂文斯定律
19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提出了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随刺激量的乘方函数而变化,即感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的。其公式为:
S=K·Ib
式中,S表示心理量,I表示物理量,K为常数,b 表示由感觉道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冪指数。
史蒂文斯冪定律具体地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的两类形式:一是当冪指数b小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的的增长,这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似。
二是当冪指数b大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会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它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反,但却具有实际的心理意义。即人对有害刺激感觉敏感性的增长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并适应生存的作用。
四、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其基本虽刺激按强度的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交替的方法呈现,各序列的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小步阶梯变化,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别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值。
T=(T↑+T↓)/2,如果递增和递减系列各测定n次,则:T=∑(T↑+T↓)/2n。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或正误法。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量,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可使用:平均二分数法、最小二乘法、斯皮尔曼分配法、直线内插法等方法来计算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3、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又称为再造法,调整法或均等法,其基本特点是让被试自己来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地,然后根据被试多次调整好的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误差的平均值来确定阈限值。
绝对阈限的计算公式:RL=∑X/N
差别阈限的计算公式:
(1):DL=(∑X-PSE )/N PSE=∑X/N=X
(2):DL=(∑X-ST )/N ST是标准刺激
(3):DL=SD=√∑(X-X)2
(4):DL=Q=0.6745SD
4、信号侦察论
信号侦察能够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被试的主观判定标准对感觉阈限的影响作用分开。以“操作者特征曲线”代替阈限来测量感受性。
第三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波长在380——760毫微米的范围,人可以看到的光为可见光线。
在正常情况下,人眼所接受的光线大多是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太阳光。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睛的构造及其折光系统
视觉的感觉器是视网膜上的感觉光细胞。
眼球形状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构成。眼球避壁分三层。外层是巩膜和角膜,光线通过角膜发生折射进入眼内。中层为虹膜,睫状肌。虹膜蹭有一孔称为瞳孔,它随光线的强弱而调节其大小。内层为视网膜和神经。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包括销售价格细胞和棒体细胞以及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眼球内容物有水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当注视时,由于角膜,虹膜以及这些屈光介质的调节作用,物像才得以聚集在视网膜的适当部位上。
2、视网膜的构造和感觉机制
光线透过角膜穿入瞳孔经过水晶体折射,最后聚集在视网膜上。光线达到视网膜后,首先穿过视神经纤维的节减细胞,双极细胞再引起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变化,然后它们通过一定的光化学反应影响双极细胞和节状细胞,从而引起视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入视觉中枢。
3、视觉的传导机制
由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某些化学物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而释放的能量,激起感光细胞发放了神经冲动,光能便转换为神经信息,由三级神经无传递至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
按光线传入的方向,它们依次是神经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感光细胞层。
4、特征觉察器
休伯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后指出:视网膜上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转换的神经能量能激活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视觉系统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就是处于某一层次的神经细胞只接受来自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传递的信息。视网膜上的这个感光细胞区域称为相应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不同的感受野感受不同的刺激。
休伯等人认为:人的视觉皮层上存在着能对视网膜上具有某种特征的刺激进行反应的高级神经元——特征觉察器。
三、视觉现象及其规律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和纯度
波长决定了光的色调。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振幅表示光的强度,它所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明度。纯度表示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它的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饱和度。
1、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1):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大小,与光刺激作用在视网膜的部位有关。棒体细胞对明度的绝对阈限值低,锥体细胞对光强的差别感受性高。
(2):波长的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人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有差别。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毫微米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11毫微米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也就是说,当强度相同时,最敏感的光波波长向偏短方向移动,这个现象又称为“浦肯野(捷克物理学家)现象”。
2、视觉适应
适应是指感觉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使感受性降低。
(1):明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现象称为明适应。
(2):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的感受性逐渐增设的情况称为暗适应。暗适应所需要时间较长,感受性的变化也较大。
暗适应包括两种基本过程,瞳孔大小的变化以及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
暗适应的主要机制是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人眼在接受光线之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荃完全脱离视蛋白,产生漂白过程,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荃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产生还原过程。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光波的强度,波长和纯度三种属性,分别决定了人的视觉的,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是指光的刺激强度作用于眼所产生的视觉结果。
色调:是区别不同色彩的特性。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而产生的视觉属性。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各单调光的饱和度最大。
大自然中的光大都是各种色调的光的混合光线,人眼对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有以下三个定律。
(1):互补律:每一种色光都有一种与他相混合而产生魄或灰色的色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2):间色律:混合两种非互补色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混合色,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取光谱上的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
(3):不同颜色混合后可以产生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互相代替,而不受原来被混合颜色年具有的光谱成分的影响。
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可以用色三角表示,其颜色方程为:
(C)=R(R)+G(G)+B(B)
公式表示:为了匹配某一种特定颜色(C)所需要的三原色的数量(叫三刺激值),分别以R(红),G(绿),B(蓝)标示。
4、色觉理论
(1):杨——赫三色说
英国物理学家杨于1807年左右首先提出三原色假说,1860年由赫尔姆茨在其基础上发展的三色说被称为杨——赫三色说。
该理论认为:在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颜色感受器,它们分别含有对红、绿、蓝敏感的视色素,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的特定波长敏感,当某种光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它所引起的兴奋程度不同,从而产生相应的颜色感觉。当三个感受器兴奋程度相同时,就产生白色的感觉。
三色说可以较好地解释颜色混合现象与负后象现象。但是三色说无法解释色盲现象和色觉信息的传递和加工过程。
(2):黑林四色说
四色说又称为拮抗说,是由德国生理学家黑林于1874年提出。他假设视网膜上存在着三对感光视素,即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下每对视素产生分解或合成的过程。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分解,产生白色感觉,无光刺激时,黑色视素合成,产生黑色感觉。同样,红光刺激时,红——绿视素分解,产生红色感觉,绿光刺激时,红——绿视素合成,产生绿色感觉。
5、视觉缺失
视觉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是指对光谱中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感受性很低。
色盲是指丧失颜色的辨别能力。
色盲,有部分色盲和全色盲之分以。常见的部分色盲是红绿色盲,对红。绿刺激不敏感。而黄——蓝色盲则较少见。
全色盲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缺少视细胞或视锥细胞功能丧失所致。
6、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能辨别物体的细节越小,视敏度超高。视敏度也称为视力。
(1):视敏度由物体的视角决定,它等于视觉所能分辨的以角度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
(2):视角是指物体是边沿两点与眼球角膜所形成的夹角。
a=A/D*57.3
a为视,A为物体高度,D为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有很多,如视网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照明的强度,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等都会影响视力。
7、闪光融合
光刺激在视网膜上的反应,在时间上有迟滞,从而产生视觉后象。后象所保留的时间约0.1秒。假如有多次闪光刺激,并且间隔时间足够短,即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人眼则不分辨为单个闪光,而将其感觉为一个连续的闪光,这种现象叫做闪光融合。产生闪光融合的闪光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
8、视觉后现象
视觉后象指的是当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从而产生后象。
视觉后象有正后象与负后象之分。
9、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分为无彩色对比和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的结果是明度感觉的变化。彩色对比的结果是引起颜色感觉的变化,它使颜色向其背景色的补色转化。
第四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声音
人耳的可听声谱的范围:20——20000赫兹。
声波的三种属性:频率(波长),强度,纯度。
波长决定音高,强度决定音调,纯度决定音色。
声音一般可分为:单音和复合音。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可列表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锤骨,钻骨和卵圆窗。鼓膜,锤骨,钻骨称为听小骨系统。
内耳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耳蜗又包括鼓阶,中阶,前庭阶。
三、听觉现象
1、听觉的属性:音高、音响、音色三种。
(1):音高是由声音频率引起的心理量。频率高,声音听起来尖高,频率低,声音听起来低沉。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对音高的感受性降低。
(2):音呼是同由声波的振动的幅度(强度)引起的心理量。人对音呼的感受范围是小于120分贝。
(3):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特性的心理量。
音色放要取决于声能在不同频率上的分配模式。
2、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1):共鸣:产生共鸣的条件是振动物体的频率与邻近的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这样才会产生共鸣。
(2):强化与干涉:当两个声波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反时,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合成声波振幅减小,音响减弱。当两个声波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同时,其相互作用使人感觉音响增强了。
(3):差音与和音:
差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差的音调。
和音:是指两个声波频率之各的音调。
(4):声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杂时相混合,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声音的掩蔽分为三类:
第一: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第二: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第三:噪音和纯音对语言音的掩蔽。
3、听觉的疲劳和听力丧失
听觉的疲劳:在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会显著降低,这一现象称为听觉的疲劳。
听觉的丧失:长期的听觉疲劳,由于累加作用而得不到听觉恢复,最终会导致听力降低或永久听力丧失。主要有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四、听觉理论
1、频率学说:
该理论认为:当有刺激时,整个基底膜产生振动,所有的毛细膜对每个声音都有反应,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相应频率,振幅与相位的神经电活动。声波频率决定神经冲动的频率形成音调感觉。兴奋的毛细胞数量多少决定音响的大小。振动的不同式决定音色。
2、行波学说
行波学说是G.V.贝凯西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引起了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端向顶端移动。基底膜上各部位的振幅并不相同,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底。频率越低,最大振幅越接近蜗顶。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决定了音高。
3、共鸣学说
1857年,赫尔姆霍茨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在基底膜上每一根长短不同的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谐。他认为基底膜的纤维在感受声波振动时,由于其长短不同,蜗底端较窄,蜗顶端较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对高频率声音,短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对低频率声音,长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反应。
4、齐射学说
20世纪40年代末,E.G.韦弗提出了齐射说。他认为:对于低频率的声音即400赫兹以下的声音,单个听神经纤维可以发放相应频率的冲动。对于400赫兹以上的声音,单个神经纤维就无法反应,于是听神经内具有不同兴奋时相的许多神经纤维协同活动,以轮班工拉力的形式联合齐射,对高频率作出反应。
第五节 其它感觉
一、皮肤感觉
1、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刺激物接触皮肤时的感觉为触觉,当刺激加强,使皮肤明显变形就引起压觉。
2、温度觉:包括冷觉和热觉。低于皮肤温度即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冷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产生热觉。
3、痛觉:刺激到达一定的强度即产生痛觉。痛觉不能精确定位,痛觉的适应也较差。(这有利于机体保护,提高机体生存能力)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觉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感觉。嗅觉的适应很快。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一般认为,基本味觉只有甜、酸,苦、碱咸四种。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会产生各种味道。
三、内部感觉(又称为机体觉)
1、运动感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其感受器是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韧带之中。
2、平衡感觉:又称为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其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3、内脏感觉:又称为机体觉,是对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处于脏器上。
第六节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它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其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别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二、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三、不同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缺失或受损,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这即为不同感觉的补偿现象。